-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 势在必行
“三教”合一 势在必行
濮阳市关工委办公室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未成年人犯罪却日益严重又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它不仅直接危害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如何发挥关工委中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作用,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做出有效的贡献,是摆在所有关心下一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新时期的关工委一定要要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一套在新形势下适宜于多种类型青少年的方式方法,做好社会、学校、家庭三篇文章,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每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氛围,是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新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据濮阳市公安局统计,青少年犯罪在各类犯罪中所占的比例由90年代初的60%上升到现在的80%左右。2002年全市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710人,青少年2918人,占78.6%,其中25岁以下的1337人,占36%。2003年1至6月,全市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45人,青少年占绝大部分。统计显示,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甚至出现了大量团伙化犯罪而且带有黑社会性质以及智能化犯罪的案例;14至18周岁年龄段犯罪突发性强,强奸、抢劫犯罪比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犯罪性质越发严重而且不计后果,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犯罪比例偏高及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日益降低,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性。这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特点。
在关工委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家庭教育的很多矛盾现象。研究表明,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并显示上述特点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家庭不睦,父母离异。得不到父爱、母爱,幼小纯洁的心灵被人为地扭曲,愤而报复社会,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家教不当,爱度失衡。家长平日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孩子逐渐形成任性、霸道的性格,一遇挫折或受到批评指责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碰上坏人教唆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忙于应酬,自身不洁。有的家长对孩子养而不教,放任自流,“要钱随你花,教育没时间”。在无教育约束情况下,孩子结识狐朋狗友,滋事斗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奢望过高,误导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逼得太紧,期望太高。孩子的压力和负担过重,极易走向反面,做出丧失理智或意外的犯罪行为。长辈不检,耳濡目染。有的家长本身有违法犯罪行为,而且从不检点;有些家长带着子女一起“不占白不占”,让孩子从小追求享受。这样“上梁不正下梁歪”,为孩子作了反面“榜样”。
家长育子重智轻德的偏差;家庭经济的收入与孩子超额消费的失调;社会信息量增多与家庭可控性减少等等许多原因,致使许多家庭出现了教育中对孩子的“失控”,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误区。
2、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这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催化剂。不健康的社会文化,对涉世不深、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的危害是很深的。到处可见的桑拿美容院,恋歌房、疏于管理的网吧、满街粘贴的性病广告等等,严重地败坏着社会风气,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诱发着青少年犯罪。况且青少年无经济来源,当囊中羞涩,又抵挡不住诱惑时,就有可能从小偷小摸到公开敲诈抢劫,甚至杀人谋财。这些人一旦臭味相投,结成帮派,则大多成为有组织的团伙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从全国各地已破获和揭露出来的许多恶性案件中均可找到这一规律的痕迹。还有社会上无形的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包括拜金主 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甚至反动观点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进而导致违法犯罪。
3、教育模式尚未完全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但真正地完全落实尚需时日。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高考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轻社会实践。少数教师缺乏对学生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后进生的生理、心理常识的了解,不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除了批评还是批评,甚至加压逼退,逐出“山门”。这些学生在歧视指责中度日如年,有时落到校门、家门两难进的尴尬境地。于是他们“破罐子破摔”,流浪街头,寻找“知己”,结成消极性的非正式群体,久之极易走上团伙违法犯罪的道路。
4、个人因素。有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守法。他们生理上早熟,心理上滞后,极易造成心理上、感情上的逆反。在上述各种因素“夹击”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投标方案(517页).doc VIP
- 2025解读新《监察法实施条例》核心要点与条文速览PPT学习课件(含文字稿).pptx VIP
- 铁路信号电缆配线作业.ppt VIP
- 2025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采砂船水上船舶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docx VIP
- 2025年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北京昌平四年级(下)期末英语(含答案).pdf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pdf VIP
- SH_T 3043-2014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练习一》可编辑可打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