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灾害-土石流.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土石流

自然災害-土石流 一般的自然災害中,其發生包含了地質因素者,通稱為「土砂災 害」,包括:地表土壤沖蝕、崩塌、地滑、土石流、河川淘刷與堆積等 。其發生之密度與規模,除了與降雨強度及雨量直接相關外,陡峭之坡地及地質脆弱地區尤易發生。另外,人為之開發利用,諸如:伐木、墾植、開路、採礦,及其他有關開發行為,加上不良的水土保持設施,則極易誘發坡地的土砂災害。臺灣的坡地,尤其以中高海拔地區,雨量充沛、地形陡峭且地質脆弱,因此崩塌、地滑等災害頻仍。其若為地表之均夷作用,應屬自然現象;然其每每因人為之不當開發或水土保持設施不良,誘使災害之發生,災情加劇。 土石流災害之發生,乃因泥、砂、礫及巨石等地質材料與水之混合物受重力 作用後產生流動所造成之災害。其發生包括了三個要件:(1)充足的水量; (2)足夠的土方;(3)有效的河床坡度。充足的水量通常源自降雨強度與累 積雨量,而有效的河床坡度則因地而異;臺灣地區之土石流,以河床坡度10 度、集水面積10公頃以上地區較易於發生。而集水面積即意謂著水量的大小 與流速的快慢;其中,足夠的土方所指的乃是河流上游河谷中堆積物的量,而 河流上游之堆積物來源除了地表土壤沖蝕所殘留於河谷中者外,其最主要之來 源乃為河流上游邊坡土石因崩塌或地滑而堆積於河谷中者。崩塌或地滑乃指河 谷邊坡之岩 層因重力加上氣候因素(如:暴雨),而崩落或滑落之現象。 土石流之發生,除了降雨的因素外,並與地質環境有相當的關係。以 臺 灣處於非常不安定的地質環境中,山高水急,加上各項地質活動頻 仍,使得 自然的地質災害,如:崩塌、落石等習以常見。因此,土石 流災害發生所 需之土方不缺,此亦為臺灣土石流災害頻繁的原因之一。 南投縣豐丘礫石型土石流堆積物 南投縣神木村一般性土石流堆積物 土石流具有發生突然、流動快速、衝擊力強及破壞性大等特性。豐富的鬆散土石、陡峻的坡度及充足的水份是發生土石流的基本要件。土石流爆發突然,很難預知其發生之準確時間。土石流的發生時間應與該區域內崩積物厚度、地質成份、水文特性及地形特性等因子有關。土石流歷時較短,一次土石流過程一般從幾分鐘至幾小時。土石流沿陡坡運動其流速每秒可達幾公尺甚至幾十公尺,土石流表面流速明顯高於其平均流速,顯示土石流有表面流速快而底面流速慢之特性。土石流體組成粒徑非常不均勻,它的流動不穩定,有陣流現象,當前端受阻而停止時其後續部份會因慣性而壅高,增加壓力迫使前端再次流動。土石流前端呈波浪狀並有巨石集中現象,而其後續部份礫石之大小及濃度均較小。土石流之橫斷面形狀,在前端部份其中央呈隆起之形狀,而其後續部份中央呈凹陷之形狀。土石流的流動有明顯的直進性,遇到障礙物或通過彎道不易繞流或變向,而產生猛烈的沖擊作用或爬高現象。一場土石流過程包含有發生區、流動區及堆積區,土石流發生區之坡度大約在15? 至30? 之間,流動區之坡度大約在6? 至15? 之間,堆積區之坡度大約在3? 至6? 之間。 土石流常於溪谷出口處(坡度緩、寬度大之地點)形成扇狀堆積地。土石流對其活動區(包括發生區、流動區、堆積區)內的各種設施、人民生命財產及生態環境造成直接破壞和傷害。同時,大量土砂進入或堵塞河流,還會給河流上、下游地區帶來巨大危害及難以估計的損失。由於土石流規模、性質、地形條件和受害對象的不同,土石流危害也所不同。常見的土石流危害方式有:淤埋、沖刷、撞擊、磨蝕、堵塞、漫流改道、彎道超高、擠壓主河道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