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首发)黄海烈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顾颉刚
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
(首发)
黄海烈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史学家,贯通经史,著述等身,学术思想包罗宏富,在诸多学术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顾颉刚史学思想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来的学术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古史辨派”主要代表的顾颉刚,其古史学观点与思想在民国初年的社会、政治和学术背景下产生,继承传统,融会创新,从已是危机重重的传统学术研究中脱颖而出,开创了古史研究领域内的史学革命。
顾颉刚的古史学说在解放前有两个主要的课题:前期古史学说的重心是“古史层累说”;后期古史学说的重心是“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与历史”。“古史层累说”是顾颉刚古史学说中最先提出,是主要核心与灵魂,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体系。就具体的古史研究而言,顾颉刚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提出了“古史层累说”,这既是一种历史观,又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可以说这是在“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支配下的方法论体系。在顾颉刚具体的古史研究中,无论他运用何种具体的史学方法,实际上都是从“古史层累说”演化出来的,或者说某一种具体的方法都是“古史层累说”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其“层累地造成古史”观所服务的。他所提出的“古史层累说”估定了传统经学的价值,开创了新的古史研究方法,成为二十世纪古史研究领域中的主要范式之一,其余响至今仍在古史学界内回荡。
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中国考古学发展与成熟,地下出土材料的纷纷涌现,使过去被认为是伪书的古籍得以重新认识,过去模糊的古史认识也日益清晰,自宋代以来的疑古思想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致力于出土文献和传统文献的相互证明,以求对上古史再认识的一部分学者们纷纷提出 “走出疑古时代”等口号。而另一部分学者则一直以来都坚持认为:搜集和考辨史料,这样的工作在任何时代的历史研究中都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疑古时代”又是走不出去的。这样不可避免地在围绕如何看待“古史辨”与顾颉刚古史学说的学术价值等问题方面,形成两股分歧比较大的观点与认识,并形成当今古史学界重要的学术论争。对“古史层累说”的基础理论和具体观点,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整理,能够更为清楚地认识到顾颉刚古史学说的意义与不足,这对争论的解决是不无裨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回溯原典”,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古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全面具体地揭示其基本面貌,客观评价其意义、作用及其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不仅可以找寻到顾颉刚古史学说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史上准确的定位,而且对顾颉刚学术思想研究的本身也是有着积极意义。
顾颉刚一踏入古史学界便提出“古史层累说”,并由此“暴得大名”,确立其在学术界的地位。顾颉刚终其一生都将“古史层累说”奉为其古史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主要指导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古史层累说”的思想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一为进化论等西方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二为前人辨伪学和今古经文家学说的影响;三为戏曲、歌谣和民俗学研究的启发;四为新兴近代考古学的刺激。
顾颉刚通过对进化论等西方近代科学的了解与接受,使其学说具有了现代史学的眼光与观念,懂得了用进化演变的科学理念来治学。治学态度上,顾颉刚受到了章太炎等古文经学家的启发,认为治学应当放弃“致用”,而坚持“求真”。在“古史层累说”的具体形成过程中,顾颉刚则分别受到了崔述和康有为的影响,虽然顾颉刚对于他们的治学目的都不接受,但显然接受了他们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手段,并将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崔述的疑古辨伪学说对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形成,起到了较为突出的作用。无论是理论方法、思维结构亦或是具体观点,“古史层累说”的形成都在技术层面上受到了崔述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顾颉刚解释旧上古史系统是如何形成时,崔述的朴素“层累说”和对史事繁密的考证启发了他。但崔述限于理学家的思维,只是怀疑传记,未敢触动经,顾颉刚则更向前迈进了一步,利用康有为对经的客观破坏结果,认为经也不可信,进而无限制地使用“默证法”以破经。康有为的学说是顾颉刚创立“古史层累说”的直接诱因,康有为为了尊孔及“托古改制”而对上古信史所从事的解消工作,几无保留地被顾颉刚所继承。具体观点上,康有为的学说启发了顾颉刚,如“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点;具体方法上,顾颉刚接受了《孔子改制考》的孔子托古改制说和《新学伪经考》的刘歆伪造说,并将这一观念扩大化,形成了“社会背景分析”的方法。虽然顾颉刚对于康有为等今文经学家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但由于其在学说结构上过分依赖今文经学,使得今文经学对古史不信任的特性深深影响到顾颉刚。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推倒了古文经的信史性,而《孔子改制考》则更进一步地全盘推倒了今文经及先秦诸子的信史性。这就使得顾颉刚对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