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 《战国策》 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庄子》 《孟子》《荀子》《韩非子 历史散文 以叙事纪实为主,但常穿插说理内容,如游说论辩之辞、书信等。 诸子散文 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 占卜的时间——叙辞 占卜的内容——命辞 占卜的结果——占辞 占卜的验证——验辞 特征: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尚书》的特点: 1、不再是片段,而是长篇大论; 2、采用了一些文学手段和修辞手法; 3、题目已经显示文体的区别; 4、常用词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有所不同。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大多单独成篇,有完整结构,对先秦散文的成熟有直接影响。 春秋三传 《左传》:亦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太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第一部大规模叙事作品,为后代叙事文典范。 《公羊传》:相传为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所著。侧重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 《谷梁传》:相传为战国时鲁国人谷梁赤所著。但后两传今人多认为系汉代作品。 二、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学者的著述。 关于诸子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亦可指师长。 诸子: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派学者,有时亦代指他们的著作——子书。 (一)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的时代 关于百家争鸣 指春秋末至战国时期中国学术界形成的一种自由辩争与论战的风气,它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和等级冲突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产生。 2、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中不同利益集团对人才的争夺——“养士”之风。 3、社会发展对变革的要求,大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学者们“思以其道易天下”。 4、由于没有统一的政权和权威的统治思想,学术上未受到某家某派的控制,可以畅所欲言。 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在中国学术史里是稀有的。 ——朱自清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 代表作品《老子》、《论语》、《墨子》 特点:篇幅短小,片段式,语录体,词约义丰,富于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内容。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 代表作品《庄子》、《孟子》 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 第三阶段:战国末期 代表作品《荀子》、《韩非子》 文体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 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农业、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讨论的命题包括王道与霸道、守旧与改良、礼治与法治、天与人、名与实以及宇宙、人性、道德、教育等等。 其中没有专门的文学作品,但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可以说诸子散文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把钥匙。 兼爱 非攻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楚国苦县人。《老子》又称《道德经》。 庄子,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主张清静无为 万物齐同 崇尚顺应自然 崇尚精神超脱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山东邹县)人。幼年家境贫寒。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成为孔子之后又一儒学大师,后世尊之为“亚圣”。 民本思想:民贵君亲 仁政思想:仁者无敌 人性善论:人性向善 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