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秦文学2诗经
诗 经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诗经》作品的作者、采集、分类及流传情况;掌握《诗经》的主要内容、艺术成就、地位影响。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作品、音乐作品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土乐,指地方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一阵风雷雨 两朝兄弟邦 四德元亨利 十五国风 邶鄘卫王郑齐魏, 唐秦陈桧曹豳风。(外加周南、召南) 本应卫王正其位, 唐勤陈快曹豳疯。 成语:自郐以下,自郐而下,等之(诸)自郐 自郐以下(zì kuài yǐ xià)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郐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自郐以下无讥焉)。比喻水平越来越低下,以至于不屑评论。(又作“自郐而下”。相近的词:等之自郐,等诸自郐) 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以下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职官类》:“今釐为《官制》、《官箴》二子目,亦足以稽考掌故,激劝官方。明人所著率类州县志书,则等之自郐矣。” 《清稗类钞》 王壬秋,名闿运,即湘绮老人。咸丰中,客粤抚幕,纳粤女为妾,名大崽,宠爱逾恒。一日,设筵宴客,席间极论文章之弊,拊几兴叹,谓书须读秦汉上,六朝以往,等诸自郐。旋呼大崽出谒座客,即黑且丑。一客乃拱手贺之曰:“高论良当,诚春风时雨之化也。即尊宠亦古色古香,不屑屑作六朝标格矣。”王不知其诮(qiào)己也,谔眙(chì)问故。客曰:“世宁有如此之六朝金粉耶!”一座大噱(jué)。 《现代汉语词典》:噱(jué),书大笑:可以一噱。(xué),方笑:噱头,发噱。 請觀於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fénɡ)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其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诗经》的来源及编定 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献诗 贵族掌握了知识文化,才能进行文学创作,所以召公云:“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sǒu)赋,矇诵。”(《国语·周语·召公谏厉王弭谤》)其中的公卿、列士都是贵族。他们所献、所箴、所赋、所诵之诗,即《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的一部分,用以美、刺王政。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P25) 《诗经》的来源及编定 采诗:周朝同时也有许多民间歌谣,这些歌谣的作者大都是平民。据说这些诗歌经过专人采集后(《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由掌管音律的乐官、太师修正、加工,再演奏给天子听,以观风俗,知得失,这就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所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P25 《诗经》的来源及编定 删诗:《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xiè)、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诗经的流传 三家诗、四家诗、毛诗P53 秦火后,汉代出现了鲁、齐、韩三家诗(今文,隶书),另有古文(战国文字)毛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出自鲁人毛亨。三家诗加毛诗又称“四家诗”。今传本《诗经》即“毛诗”。 《汉书·儒林传·辕固》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问固。固曰:“此家人言矣。”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击彘。上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固刺彘正中其心,彘应手而倒。太后默然,亡以复罪。后上以固廉直,拜为清河太傅,疾免。武帝初即位,复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