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物诗(叶)
* 古典诗歌一般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赠友诗、咏物言志诗、即景抒情诗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 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2分) (2)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1)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小松倔强不屈、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努力不懈、不畏困苦……)的特点。 (2)本诗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小松在还没长成凌云大木时,无人认识,但它顽强不倔,终至长成参天大树,为人赏识。诗人以小松自况,表明了自己乐观自信、顽强拼搏的精神及远大的志向,同时也讽喻了世间那些目光短浅、不识人才的“时人”。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官舍竹(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闲官”。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五、六句中“拂”和“侵”字在运用上的特点或表达效果。(3分) 天地山川、风云月露、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物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其他意象的出现只是为了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而写景诗多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景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2、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氛围,从而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物象的形态、色彩、所处环境等进行具体的描绘,表现其外在特征及内在精神品质。 1、寄寓美好的愿望 2、表现作者的理想、志趣 3、寄托一种身世感怀 4、包涵一种生活的哲理 言志、抒情、说理 1、看题目,明确写作对象。 2、意象分析:把握诗中所咏之物的外在特点(形态、色彩、所处环境特点),分析其内在精神品质。 3、了解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态度立场及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中作者的寄托。(找出人与物的契合点——知人论世) 4、分析写作技巧:托物言志、象征;拟人、比喻、夸张、双关、衬托、对比、用典、工描、白描、联想、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对象:梅花 2、特征:寂寞、愁、无意、一任、零落成泥、香如故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3、作者际遭: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及即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环境烘托。 (1)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耐寒(凌霜开放)的自然习性,两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①吕诗中的木芙蓉是一个傲然独立、高洁自守、不受他人摆布的自信者的形象。 ②范诗中的木芙蓉则是一个虽历经辛苦、饱经风霜孤苦却依然无畏无惧、无嗟无怨、坚忍不屈的自强者的形象。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一只失群的仙鹤,被关入园林之中,虽有翱翔万里的雄心,却不能展翅飞翔。诗人以孤鹤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苦心情,以及希望摆脱束缚,充分施展自己抱负的情怀。 (1)诗中塑造了一只失群、孤独、悲苦的鹤的形象。 (1)颔联描绘了野菊长于山野、色泽幽淡、香气清馨的清高形象。(不因无人欣赏而减香,不因外部环境而改变自己内心的高洁。)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诗句。诗人托物言志,反用陶诗之意,以野菊对媚求得到陶翁赏识的东篱菊花的嘲笑,表达了自己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清高志趣。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版.pptx VIP
- 服装设计教程_自学服装设计.pdf VIP
- 医疗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课件(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医疗纠纷).pptx VIP
- XX市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项目技术方案(2023最新).pdf VIP
- 《应急疏散演练》课件.ppt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4套).pdf VIP
- 2025年山区救援网5G网络覆盖对山区救援效率的影响报告.docx VIP
- 向量的概念试题.pdf VIP
- 光伏施工项目资源配备计划.docx VIP
- 中国地铁发展史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