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2低等植物赫
第二章 低等植物 第一节 藻类植物 第二节 菌类植物 第三节 地衣植物 主要特征: 1.植物体结构比较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原植体植物); 2.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3.生殖过程简单,合子脱离母体而直接萌发,不形成胚; 4.大多为水生。 * 第一节 藻类植物 主要特征: 1. 现有种类约 3万余种,广布于全世界,大多生于淡水或海水中,少数生活于潮湿或阴湿的地方; 2. 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为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3. 含有光合作用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 4.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不形成胚。 * 藻类植物的分类 1.蓝藻门 2.裸藻门 3.绿藻门(绿藻门、轮藻门) 4.金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 5.甲藻门 6.红藻门 7.褐藻门 8.轮藻门 * 代表植物: 1、葛仙米:幼时实心片状,形如木耳,蓝绿色或橄榄绿色,长大后空心,老时破裂成片状。 分布:于各地,生于阴湿地土表或水位较高的土地上。 【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 【来源】(蓝藻门)以全植物入药。夏秋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可食。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收敛,益气,明目。用于夜盲症,脱肛;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 葛仙米 * 2、水绵 不分枝的丝状体,为淡藻类。全国各地均有 【别名】脆水绵 【来源】藻类绿藻门水绵,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丹毒,赤游,漆疮, 烫火伤。 【用法用量】 外用捣烂敷患处。 * 3、甘紫菜 藻体为紫红色或紫蓝色的薄叶片状,广披针形,卵形或不规则圆形,边缘的皱褶。基部圆形。楔形或心形。 生长于我国辽东半岛到福建沿海的礁石上。 【来源】红藻门甘紫菜。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清热利尿,化痰。 【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 【功能主治】主治瘿瘤脚气。 * * 甘紫菜 * 4、海带 孢子体分为带片、柄、固着器(假根,一个细胞)三个部分,带片和柄之间可进行居间生长。可食用,药用软坚散结,清热利尿、消痰降脂降压,由于富含碘,可用于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 第二节 菌类植物 主要特征: 不含色素,异养型生物(寄生、腐生),没有根、茎、叶分化,繁殖方式有营养、无性、有性繁殖方式。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我们常见为真菌门担子菌亚门的一些植物,如: 食用菌类:蘑菇、木耳、银耳等 药材菌类:猴头、灵芝、地星、猪苓,马勃、冬虫夏草等 * 1、菌丝体:真菌色大多数由多细胞的菌丝构成,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菌丝体。2、菌核: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真菌的菌丝体一般都是疏松的,当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时,某些真菌的菌丝体上的菌丝相互密结,形成各种不同开关的菌丝组织体,菌丝体组成坚硬的块状休眠体称菌核。3、子实体:在繁殖阶段,较高等的真菌菌丝体的子座上会形成能产生孢子的各种子实体,常见的灵芝,银耳,蘑菇都是子实体。 * (1)常见药用植物—冬虫夏草【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充满菌丝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形成:在夏秋季节,本菌的子囊孢子从子囊中散放出来,断裂成许多小段形成节孢子,节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蝙蝠蛾科昆虫的幼体内,幼虫染病后钻入土中,菌丝吸收虫体内的营养,蔓延生长,把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虫,菌丝体形成坚硬的菌核,菌核越冬,翌年春季,自虫体头部长出棍棒状的子座,露出土表,故称“冬虫夏草”。 *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性状】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 草形:冬虫夏草体型如蚕,一般只有一条“草头”,极少有多分枝“草头”的虫草。 草头基部较粗,末端渐细,长度在0.1~4厘米之间。“虫体”有足8对,尾如蚕尾,长度一般在1.6~4厘米,其中多数长度在1.6~1.9厘米,而5.6~6.5厘米之间的虫草很少见。虫草表面粗糙,环纹明显,干燥虫草质脆,易折断。虫草折断后,断面有一中空或淡灰色的小马蹄形印迹。虫草整枝形多为细长或略弯曲形。 草色:冬虫夏草外表土黄至棕黄色,头部黄红色,虫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