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2010文字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遗传学2010文字版

动物遗传学 广西大学动科院动物生产教研室 梁世忠 前言 一、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就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间相似的地方。变异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间不相似的地方。 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是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二、遗传学发展简史 1.启蒙遗传阶段(18世纪~19世纪) 拉马克(法)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获得性状遗传。 1859年,达尔文(英)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 1892年,魏斯曼(德)提出环境只能影响体质,不能影响种质,获得性状不能遗传。 2.孟德尔遗传学建立 ?1866年,孟德尔(奥)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遗传是受细胞内遗传因子控制的。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该年被公认为遗传学建立和开始的年份。 1910年摩尔根发现性状连锁现象,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1944年,埃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遗传学是探索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重要手段。根据进化理论,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有血统关系,即所谓生命同源,它们在短期的相似性构成遗传,长期的遗传与变异构成了进化。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 除了病毒和立克次体外,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所构成。组成生物的各种物质本身并没有生命,当它们组织起细胞时,才显示出生命活动。因此,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即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细胞膜 由三层结构组成,主要成分是类脂和蛋白质,细胞膜是保持细胞形状的支架,有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损害的能力。细胞膜还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联系的唯一途径,也是进行许多化学反应的表面。细胞膜表面具有抗原,且不同物种间的抗原有差别。 二、 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统称为细胞质。经过固定和染色处理后,细胞质内可观察到某些折光率较强,高度专门化的细胞成分,叫做细胞器。如核糖体、中心粒、内质网等。 三、细胞核 细胞核外面是核膜,内为核质。核质由染色质和核液组成。在分裂间期的细胞中,核质是均匀一致的,但一经杀死固定染色处理后,核质则显示出不同的反应,其中极易吸收碱性染料,着色深的物质叫做染色质;其它不着色或着色极浅的物质为核液。 当细胞进行分裂时,本来形态不固定的染色质逐渐变化成具有一定形态和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第二节 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形态 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显现出清晰的形态结构,呈圆柱形,外有表膜,内有基质,两根染色线缠绕着贯穿整个染色体的长度。 在染色体上的一定位置,有一个不易着色的区域,叫做着丝点。每一个染色体有一个着丝点。着丝点所在的地方,染色体直径较小,也叫主缢痕。 有的染色体还有另一直径较小的地方,叫做次缢痕。次缢痕不能弯曲,而在主缢痕处是能弯曲的;有的染色体的末端还有一个圆形或略伸长的突出物,称为随体。 二、染色体的数目与构成 1、染色体数目 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染色体数目,最少的只有2个,最多的超过500个。染色体的数目与物种的进化程度无关,大多数物种的染色体数在8~100之间。 部分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同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而且个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染色体数目也相同。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这两个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着丝点位置都相同(性染色体可能例外),称为同源染色体。 因性别不同而有一对大小、形态、作用不同且与性别发育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这两个性染色体在雌性哺乳动物中形态是相同的,称为 X 染色体;而在雄性中形态大小则不一样,其中一个跟X染色体相同,另一个则比较小,称为 Y 染色体,其余称为常染色体。 2、染色体构成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蛋白质约占48.5% ,DNA占48% ,RNA占1.2% ,其它占2.3% 。 第三节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属于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包括细胞核、染色体和细胞质分裂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产生体细胞过程中就是有丝分裂,发生在产生性细胞过程中就是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至下一次有丝分裂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分裂后的细胞又开始自己的生长,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分裂期。有丝分裂期根据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前期: 染色体逐渐缩短变粗,每个染色体已纵裂分为两个染色单体,但着丝点还未纵裂。中心粒 2、中期:染色体向赤道板移动,最后排成一圈,染色体的着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