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态心理学(上)-新版-朱
变态心理学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概述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健康与变态 “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思想健康、文化健康、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健康发展”。 “健康”一词在人们心中具有褒义价值。 “变态” “这人性变态! 那人思想变态!” “变态”作为贬义词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变态”一词不仅作为诊断标签,而且具有一定的歧视色彩。滥用“变态”一词则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变态与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种类、性质特点、表现形式及社会功能危害的一门学科。 变态心理学研究简史 ①(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从秦汉时期一直到18 世纪末,变态心理的讨论和实践一直走在世界各国前列。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2 年)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 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心理异常和心身的关系等方面,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成为心身医学和变态心理研究的至理名言。 变态心理学研究简史 ②(公元前400年) 变态心理学研究简史 ④(公元5世纪-17世纪) 变态心理学研究简史 ⑤(17世纪以后) ①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中心理念 精神分析理论 ①人格结构观 精神分析理论 ①人格结构观 精神分析理论 ①人格结构观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② 行为主义学派 ② 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 行为主义学派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 行为主义学派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 ③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存在-人本主义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功能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心理活动 1)基本心理过程 ① 认知: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定向力、自知力 ② 情感:情绪、心境、激情 ③ 意志:动机、意志 2)个性心理特征 ①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②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① 心理活动变化 ② 神经系统征候 ③ 躯体功能改变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1)感觉障碍 (2)知觉障碍 (3)感知综合症 (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 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感染中毒后脑衰弱状态以及疼痛障碍。 (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称感觉缺失(anesthesia)。 (3)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 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病人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的部位(与内脏性幻觉不同)。可继发疑病观念。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1)错觉(illusion)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的错觉经过验证后可纠正和消除。 常见错听、错视。“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2)幻觉(hullucination): 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根据感受器不同,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和运动性幻觉。 1)幻听(听幻觉): 临床最常见,且有诊断意义。指病人所体验到的声音缺乏外界和体内真实的起源,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 (2)言语性幻听:最常见。 ①评论性幻听——评论的内容多指向病人自己,以讽刺、辱骂多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