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海拔4000 m区域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理学报
第71 卷第7 期 地 理 学 报 Vol.71, No.7
2016 年7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July, 2016
青藏高原海拔4000 m 区域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1 1 1 2 3 1
侯光良 ,曹广超 ,鄂崇毅 ,任晓燕 ,Wuennemann B ,李 凡
(1. 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
2.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宁810001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
摘要: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对于研究人类对极端环境响应与适应至关重要,4000 m 海拔区
域是人类向高原腹地迁移与扩散的关键。下大武1号遗址(XDW 1)发现了11290±69 cal. a BP
人类活动遗留的灰烬层,及其年代主要集中在11.2 cal. ka BP 的细石叶、石片等石制品,是目前
青藏高原4000 m 海拔区域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之一,说明在全新世伊始,人类就已经登
上了海拔4000 m 的青藏高原主体。据此推测人类在高原东北部扩张的时空演变过程,末次冰
消期人类在海拔3000~4000 m 高原东北缘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等区域活动,全新世初期扩张至
4000 m 海拔高原主体,全新世大暖期向高原腹地深入;上述3个人类活动阶段与末次冰消期环境
的改善、全新世伊始的气候迅速转暖和全新世暖期盛期的到来等重大气候变化阶段密切相关。
关键词: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人类活动
DOI: 10.11821/dlxb201607011
青藏高原低温干燥、缺氧、紫外线强等极端环境,导致人类对其的适应有其特殊
性。最近研究表明人类早在晚更新世末期的12.8- 11.5 cal. ka BP 已经在海拔4400 m 的南
[1] [2]
美洲Peruvian Andes 活动 ,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张也引起广泛注意 。从20 世纪50 年代
起,在青海可可西里、昆仑山北麓三叉口、乌拉湖和柴达木盆地的冷湖、小柴旦湖畔,
西藏的定日县的苏热、吉隆县仲嘎乡的哈东淌和却得淌、藏北申扎县的珠洛勒、班戈县
[3-4]
的各听、阿里地区日土县的扎布、多格则等地点发现有旧石器晚期特征的石器 ,据此
推测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在高原活动;但是由于这些石器多采自地表,缺乏地层堆
积,难以对其科学定年;另外打制石器使用的年代非常宽泛,再加之高原考古文化石器
[3]
表现出与内地相近特征,但时代普遍较晚 ;仅根据石器类型学和地质地貌进行断代或者
推测年代,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例如小柴旦湖地点石器与华北晚更新世晚期旧石器特征
较为一致,结合湖泊演化、地貌证据,推测该石器地点年代约为30 ka BP [5] ,但利用光释
光法对其测年,年代在9.2 ka [6] 。因此,目前虽然在青藏高原发现的旧石器及细石器地点
已达100多处,但绝大部分石器地点年代仍难以确定,海拔4000 m 以上少数进行科学定
[7] [8] [9]
年的遗存,包括野牛沟 、西大滩 、参雄尕塑 ,其年代均落在8-6 cal. ka BP ,据此推
[8]
测4000 m 高原上细石器遗存在全新世早中期 。
近些年在高原东北缘3000 m 海拔地区发现了一些属于晚更新世末期,具有临时性或
收稿日期:2015-08-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