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发布清单
附件2:
上海交通大学项目发布清单
【时间】:2016年5月29日(周日)下午14:00-18:30
【地点】: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1号黄河迎宾馆---迎宾会堂中二会议室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简介 宣讲人 备注 1 功能化高性能化聚烯烃 聚烯烃材料因密度小、性能较好且成本低,以聚烯烃为代表的塑料以及非金属基复合材料自重极轻,而且不易腐蚀,不会出现锈蚀等问题,能够比较方便地加工成型且价格低廉及易于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已广泛用于汽车、电缆、管道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中。 戚嵘嵘(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项目已中试,可以进入产业化阶段。 2 基于尼龙高性能化研究 聚酰胺俗称尼龙( PA),居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首。本项目项目基于尼龙改性研究,对尼龙的增韧、增强、增粘、导热和阻燃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研究成果。可大大改善尼龙吸水率高、尺寸稳定性差、干态或低温下冲击强度低、不透明、溶解性差等缺点。本项目组已研制成功可吹塑尼龙瓶料、高耐热阻燃尼龙用于电器元件、高韧性尼龙及高导热尼龙等。市场空间巨大。 3 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与再利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有航空航天、汽车、结构加固工程、新能源开发、休闲用品等。而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不仅满足节能环保,而且回收后的再生碳纤维进入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本项目组通过改进裂解技术是国内最早、最全面开展碳纤维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究团队。 杨斌(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已经完成中试,有成型设备,可以产业化。 4 生物活性肽健康产业项目 本项目团队已从发酵乳和菌体内发现生物活性肽,并研究出“基础生物活性肽产品”、“预防功能产品”、“医学食品”等生物活性肽产品,项目研究符合十三五对“健康中国”的战略规划,市场价值巨大。 张少辉(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形成多项专利,技术成熟。 5 新型多元湿式氧化技术 本项目团队针对造纸、石油、电子、化工、 医药、制革、印染、军工等行业高毒性废水,研究出一系列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可有效解决废水难降解、高毒、高盐、高浓度等问题,而且成本较低。 申哲民(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技术成熟,有多个合作案例 6 艺术品特征信息技术与备案鉴别应用 通过随机采集艺术品的微观纹理信息,加以数字化特征提取,能确定表征该艺术品唯一的特征信息(也称为特征指纹)。将从艺术品上随机多处采集和数字化提取后得到的特征信息入库备档,能构成艺术品的特征信息备案登记服务。进一步,通过比对入库的特征信息和从待检测样本上采样得到的特征信息,就能断定待检测样本与备案入库的作品是否一致,进而实现艺术品的鉴别服务。 赵宇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 本项目已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有成型设备。并在扬州、上海等多地与文化部门开展合作。 7 面向心力衰竭辅助治疗的人工心脏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心脏移植过渡桥梁,为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提供过渡支持,也为无法心脏移植的患者提供终极支持。但长期的人工心脏辅助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及频繁住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探索实现心衰患者心功能持久恢复的方法,最终撤出人工心脏,上海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精密医疗仪器与超声技术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等的资助下,联合国内相关医疗和科研单位研制出两种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原理样机:1、精密匹配搏动式人工心脏辅助装置;2、非血接触人工心脏辅助装置。 杨 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本项目技术成熟,已生产出原理样机 8 癌症多靶点联合全方位精准治疗 该项目主要进行晚期癌症、复发癌症和耐药癌症治疗技术体系的临床研究。项目团队在深入认识癌症病理的基础上,研发了针对晚期癌症、复发癌症和耐药癌症的治疗技术体系,本技术体系采取的是“打移动靶策略”,通过发现和鉴别晚期转移癌症、复发癌症和耐药癌症的个性化靶点群,利用核心技术特异激活自体免疫细胞对靶点群的杀伤活性原理,从而对患者进行治疗。 李荣秀(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 教授) 项目核心技术已经申请PCT国际专利, 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专利多项。 9 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项目的开发,将从技术上解决目前传统建筑材料存在的问题。着重开发建筑关键技术,如居住环境保障技术,住宅结构体系与住宅节能技术,智能型住宅技术,室内空气与光环境保障技术,保温、隔热、防水技术等与绿色建筑材料相关的新技术、新体系。这些建筑技术的发展必然为建筑材料为基础。 司政凯(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河南兴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本项目已有成熟技术和合作案例,可快速产业化。 10 双虹膜和面部图像检测智能识别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双虹膜和面部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