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油分离萃余残渣协同臭氧处理对氯苯甲酸的研究.DOC

利用重油分离萃余残渣协同臭氧处理对氯苯甲酸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重油分离萃余残渣协同臭氧处理对氯苯甲酸的研究

重油梯级分离萃余残渣 协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工艺研究 陈 晋,相 荣,冷泓桥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2200) 摘要:阐述了以废重质油梯级分离萃余残渣重质油梯级分离萃余残渣重质油梯级分离萃余残渣 关键词:重油分离; 萃余残渣; 臭氧催化; 废水 重质油梯级分离来源于重质油梯级分离工艺,该工艺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流技术,以戊烷为溶剂对重质油进行深度切割分离,得到多个5%窄馏分和萃余残渣。萃余残渣富集了沥青质及硫、氮、金属等组分[1]。重质油梯级分离工艺已经工业应用,广阔工业应用前景。臭氧臭氧臭氧分解·OH的效率与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但是催化剂的技术经济性差,多以颗粒活性炭、γ-Al2O3为载体负载金属/贵金属/稀土氧化物制备多相催化剂,不仅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在处理中也存在活性组分流失的问题[2]。 炼油厂以炼油厂固体废弃物处理炼油厂污水,“以废治废”[3]。 2 试验部分 2.1 所用仪器 实验用到的SX2型箱式电炉由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圣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CTL—12型化学需氧量(COD)速测仪由承德市华通环保仪器有限公司生产pHS—3CT型实验室pH计由上海智光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ZNCL—BS型磁力搅拌器由北京瑞成伟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RQ—1型臭氧发生器由济南瑞清臭氧公司生产。 有机物+臭氧易降解小分子 .3 实验装置与内容 臭氧催化实验装置流程,首先经过制氧机和臭氧发生器制得臭氧,经流量计调节流量后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最后由尾气吸收装置对尾气进行吸收,见图1。 图1 臭氧催化实验装置 2.4 催化剂预处理 将所需催化剂(萃余残渣)在下煅烧,后水洗进行4 h烘干。 (1)每次取0.3 g萃余残渣对对氯苯甲酸的臭氧催化氧化实验,残渣经煅烧预处理,对氯苯甲酸溶液浓度300 mg/L (2)每次取0.3 g萃余残渣对硝基甲苯的臭氧催化氧化实验,残渣经煅烧预处理,硝基苯溶液浓度300 mg/L用COD测量仪测量原样COD值,用分析天平称取约0.5 g残渣催化剂,调节溶液pH值为7.2,通入氧气量为25 L/min,分别测定在25,30,35,40,45,50时的COD值,并利用公式降解率=(原样(COD)-实验(COD))/(原样(COD))×100%计算各温度下降解率,考察最佳臭氧催化氧化反应温度 (4)用COD测量仪测量原样COD值,控制温度为15,用分析天平称取0.5 g残渣作为催化剂,氧气通量仍为25 L/min,调节溶液pH值分别为4,6,8,10.05,11.98,并且测量其COD值,并利用公式降解率=(原样(COD)-实验(COD))/(原样(COD))×100%??计算各pH下降解率,考察最佳臭氧催化氧化反应pH值 (5)用COD测量仪测量原样COD值,控制温度为15,溶液pH值为7.2,氧气通量为25 L/min,在催化剂投量分别为0.1 g,0.3 g,0.6 g,1.0 g,1.5 g时测定其COD值。并利用公式降解率=(原样(COD)-实验(COD))/(原样(COD))×100%??计算各催化剂投量下降解率,考察最佳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剂投量。 3.1 催化剂的选择 实验选取以辽河混合稠油掺炼加拿大冷湖原油的减压渣油为原料的梯级分离[4]。 3.2 不同实验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2.1 温度的影响 在pH=7.2 m=0.5 g(催化剂),O2通量=25 mg/L时,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温度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组 号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COD/(mg·L-1) 79.2 58.8 55.7 55.7 5.3 5.3 反应温度℃ 25 30 35 40 45 50 降解率% 83.62 87.84 88.48 88.48 98.9 98.9 从表1可以看出,温度对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有一定影响,温度较低时,影响较小,随温度升高催化效果会有小幅度提高,在40 ℃到45 ℃,随温度升高催化效果有大幅度提高,随后,温度升高,催化剂催化效果趋于稳定,降解率基本不发生变化。 2.2.2 pH的影响 在T=15 ℃,m=0.5 g(催化剂),O2通量=25 mg/L时,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pH的影响组 号 12组 3组 4组 5组 COD /(mg·L-1) 99.3 104.0 95.9 69.5 92.5 pH 4.00 6.00 8.00 10.05 11.98 降解率% 80.71 79.80 81.37 86.50 82.03 由表2可见,在该实验pH=10时降解率最大,催化效果最佳。 表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组 号 1 2组 3组 4组 5组 COD/(mg·L-1) 127.2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