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1第一章人际交往心理学20092010.ppt
人际交往心理学;
小故事:
天堂与地狱
;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
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
——卡耐基
;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
——丁瓒
;;;马加爵、刘海洋事件原因分析; 北京市曾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做了3次较大规模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交往不良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因,占40%以上,已经超过了择业的压力和学业的压力。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10.极易受窘。?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 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测查结果的解释与辅导]
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
总分在9—14分之间,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
总分是在15—28分之间,表明你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
总分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 ;第一章人性与交往的思想的介绍;第一节关于人性的思想介绍;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
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
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
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什么呢? 在《论语》中,“仁”出现100多次,这说明“仁”在孔子思想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甚至有人说是最高的地位。无可否认,“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那么“仁”究竟是什么呢?; “仁”者,人也。简单地说,就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① 所以,孔子所谈的“仁”最重要的便是“从心”开始强调所谓的仁应发自内心,真正地爱别人,内心通过学习,阅历掌握了仁德,并由此将“仁”作为自身的构成。这样才是真正的“仁”。相反,万恶之源正是因为“人心”不“仁”。 要做到“仁”是不容易的,就连颜回也只能做到三个月不违反“仁”。;② 但又是很容易的,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③ “仁”离我很远吗?我想“仁”,“仁”就到了。 “仁”可概括为这四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 人格即人的道德性,孔子认为它高于身份,高于财富。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④ 这说明在孔子心中“匹夫之志”要高于“三军之帅”,人格尚在等级之上。至于富贵,就更不必说了,正如孟子所言:富贵不能淫
;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 ~义
(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
~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
~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
~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义:
①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正义|道义|见义勇为。
②情意:义气|信义|情义|无情无义。;或
何谓仁?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