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斯汤达尔《红与黑》
斯湯達爾《紅與黑》
──殺人未遂竟處死刑
壹、斯湯達爾的《紅與黑》
「斯湯達爾」(Stendhal )取自一個德國小鎮的名字。他是一
個生前不受同時代的人重視的作家。他常說自己在1880年以前不
可能得到世人的瞭解,並說他的作品不是寫給同時代感覺遲鈍、
有偏見、智識有限的人看的,而是為後來幾代已經啓蒙的人類寫
作。他的情感、判斷力、思想都走在時代前頭,可以說是浪漫主
義時代的寫實主義。斯湯達爾出生在盧梭的自由主義時期,成長
於拿破崙征服各地的榮光下,本身是個自由思想家,在情感上比較接
近十八世紀而非十九世紀1 。
畢竟真正美的事物,能經得起時間考驗。一部優秀的文學作
品,儘管在初誕生時備受冷落,但歷史終會給他展露風華的際
遇。1830年,紅與黑在蕭瑟寒風的巴黎問世時,所到之處皆是比
天氣還冷的對待。不過,現實無情,歲月有情,喜愛他的讀者超
越國界與種族的藩籬,如今他不僅是法國人的驕傲,更是世界上
所有熱愛文學與生命的人們的典範,「紅與黑」為斯湯達爾贏得
2
「現代小說之父」的美譽。
《紅與黑──1830年紀事》3是斯湯達爾的傑作,充分展現出
1
約翰坎尼編,徐進夫、宋碧雲譯,世界名著導讀100本(上),新潮文庫,2000
年,頁314 。
2
方洲主編,世界文學名著導讀(中),華文網,2000年,頁50 。
3
書名《紅與黑》,紅是表示軍服,黑則為僧服。既無財產,亦無顯赫身分的一介平
民,除了這兩個途徑之外,別無攫取社會地位的方法,正象徵了當時社會的情境。
28 法 律與 文學
他的才華。這本小說的情節來自警方紀錄檔中的一個事件,描寫
當時的社會環境及階級意識,探討一個出身低微卻頗有才華和抱
負的青年,如何受制於當時社會既有的不公不義,有志難伸。大
意是說:主角朱利安是貧窮伐木工人之子,卻有天生的美貌與敏
捷才思,而且胸懷大志,心儀從一個大兵爬上皇帝寶座的拿破
崙,希望自己也有所作為。首先,他在故鄉受知於鎮長,卻又利
用鎮長的竉信而勾引鎮長夫人,東窗事發被逐。繼而出入於伯爵
家,幾乎與伯爵家千金結婚,卻因以前所誘惑的鎮長夫人揭發了
他的過去而前功盡棄。他懷恨之餘,用手槍射殺鎮長夫人,當場
被補,被判死刑,鎮長夫人則幸獲痊癒。夫人與千金為了救他而
活動,相關人士也用盡他一向討厭的各種社會勢力和特權,想叫
法官和陪審團釋放這位殺人未逐犯,但這回特權沒派上用場,朱
利安被判死刑,喪命在斷頭台上。
貳、由愛生恨兩敗俱傷
如前所述,朱利安幾乎與伯爵家千金結婚。正當侯爵要宣布
這樁討厭又不得不接受的婚事,突然收到鎮長夫人的一封信,指
控朱利安是投機客,誘姦過她。朱利安眼看一生的抱負即將實
現:因他已被冊封了爵位,受贈一筆財產,而且任命為輕騎兵軍
官。後來得知那封信的事,他自覺榮譽受損,必須摧毀出賣他的
夫人;於是他匆匆回鎮,買了兩把手槍,決心槍殺鎮長夫人,可
是他深愛過這個女子,實在下不了手。夫人在教堂座位上虔誠禱
告,他站在幾尺後方,想到自己要做事,手不禁發抖……。
「就在這一刻,在彌撒中服務的年輕執事搖鈴表示要進行
『舉揚聖餅』儀式了。夫人低下頭,腦袋幾乎完全被披肩褶紋遮
住。朱利安再也看不清她的身影。他朝她射擊,沒打中;他再發
一槍,她倒下了。」
斯湯達爾《紅與黑》 29
參、殺人罪的構成要件
本情節取自《紅與黑》下卷第三十五章中的「暴風雨」。所
攸關的法律問題是:殺人行為的階段與評價。由於朱利安可能構
成殺人罪,以下分析殺人罪的構成要件,及殺人未遂竟處死刑之
不對等刑罰制裁的省思。
一、主觀構成要件
殺人罪行為人必須認識行為客體為具有生命的自然人,且預
見其殺人行為足以造成別人死亡或有致死的疑慮,而故意實施殺
人行為的主觀心態。殺人之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未必故意。
未必殺人故意指行為人在主觀上雖然預見其作為或不作為有
可能導致他人死亡之結果,但不在乎有此危險性,仍舊作為或不
作為,即使其行為果真剝奪他人生命而致他人於死,亦在所不
惜。亦即,行為人對於致他人於死之結果有預見,且容忍或聽任
其發生的主觀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