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与效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pdf

垄断、竞争与效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垄断、竞争与效率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学报 2014年第2期  垄断、竞争与效率 ———机车车辆业改革的国际比较 刘 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 摘 要:本文以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国际化历程为背景,结合中国机车车辆业发展的现状和特 点,分析国际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进而提出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比较研究;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40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14)02-0051-06 一、引言 机车车辆业属于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这在其他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属于竞争性行业,但在中国, 机车车辆业始终处于原铁道部的扶持和保护之下。作为铁路运输系统的先行产业,机车车辆业在铁路运 输行业改革与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位置,其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从国际分析 的视角,比较研究了加、法、德三个国家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启示,探索了中国机车 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中国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期待能为进一步深化 铁路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思考。 二、有效竞争与集中垄断———加、法两国的经验与启示 法国阿尔斯通和加拿大庞巴迪是分别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大型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二者脱胎于民营 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兼并、收购和联合,最终都实现了经济的集中 [1-2] 垄断 。 (一)加、法两国机车车辆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总结 1国际机车车辆业的集中垄断源于市场竞争,并强化了市场竞争 从起源上看,垄断是渗透在市场竞争中的一种机制,垄断与竞争都是由同一的市场原理产生的。 加、法两国机车车辆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归纳为:宽松的竞争环境———自由的进入与退出 ———新企业大量涌现———过度竞争———兼并重组———寡头垄断的演进历程,机车车辆业在全球范围内 是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庞巴迪和阿尔斯通的发展和变革可以说是一部竞争走向集中的历史,是竞争 收稿日期:2013-12-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批准号 13AJY012);北京市高等学校 “长城学者”培养计划 项目 “中国垄断行业的竞争化改造研究”(批准号CIT&TC 作者简介:刘健 (1977- ),男,湖南益阳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经济学博士。 51 市场优胜劣汰的实现过程,是 “适者生存”、“强者恒强”的市场经济原理的充分证明和体现。基于竞 争之上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的实现是以阿尔斯通和庞巴迪为代表的国际机车车辆企业做 大做强的本质特征。从动态上看,国际机车车辆业经济集中的垄断结构通过竞争而形成,反过来又大 大强化了市场竞争。事实上,加拿大和庞巴迪在做大做强之后,以二者为代表的大型国际机车车辆企 业之间的竞争趋向于技术的归核化与生产的集约化两个层面的高级化竞争,进一步形成差异化的开放 式竞争格局。    表1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发展历史与进程 时间 并购行为 联合行为 目标 (背景) 行为收益 1983 CarelFouch、 1986 — — 成为法国最大的机车车辆电机综合厂商 Schneider和CIMT 1987 TGV大西洋线运营之 1988 比利时ACEC和德国SEL 收购G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