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 班級:102 座號:2 姓名:石兆光 目錄 1.文化簡介 2.粗繩紋陶 3.文化特色 4.農耕開始 5..文化發展 文化簡介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命名來自台北縣八里鄉的大坌坑地名。年代推測在距今七千年至四千七百年之間,從器型比較與地層證據顯示東海岸的大坌坑型文化是大坌坑文化的晚期。這個文化的陶器通稱為粗繩紋陶,因此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因為大部分陶器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腹部中段以下施滿繩紋。 當時的聚落還小,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於海岸的階地,以狩獵和漁撈營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和植物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從比較研究推測這個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島語族的祖先,而台灣的原住民是南島語族的一支,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 粗繩紋陶 1.施以繩紋後的陶器,可以減少提攜時脫落的危險 2.繩紋多為拍墊法所印成的,所以拍板可將摻合料中的細砂粒拍到陶體外表,因而表面的孔隙較小且緊密以致於不易浸透。所以,可以防止散熱、易於儲食及煮食;3.拍板上縛以繩索或是刻紋,易使粗砂粒拍到陶胎中央,增加陶土的緊密性及減輕陶器使用時的壓縮及張力。特徵是手製,質較鬆軟,通常含砂,火候不高約攝氏四百至五百度,表面顏色呈暗紅、渾褐、淺褐色。器型簡單部分口緣在陶器上方或肩上施有篦劃紋,紋樣通常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近於平行的線條,劃成間斷或連續的波折紋、直線紋、交叉紋等流暢的線條,甚具特色 文化特色 大坌坑最具特色的文化「陶器」 農耕開始 文化發展 在臺灣的北部、中部或南部稍晚的文化裏,如北部的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中部的牛罵頭文化,南部的牛稠子文化,皆發現了大坌坑文化陶器的要素。在芝山岩文化裏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大坌坑式蠅紋陶,其不論形制和紋飾都和大坌坑、八甲村、鳳鼻頭等遺址出土者完全一樣。它們之間的關係目前尚無法確知。而分佈於基隆至淡水之間北海岸及關渡以下淡水河岸的老崩山系統文化,從遺物中推測可能是從大坌坑文化的晚期發展而來。 資料來源 .tw/twstudy/preHistory/da_cul.html .tw/guide/kid/02_main_04b.htm /wiki/%E6%96%B0%E7%9F%B3%E5%99%A8%E6%97%B6%E4%BB%A3 /question/?qid=1305090109030 /question/?qid=1405101008055 * 名稱:紅褐色泥質繩紋陶罐出土地點:南關里遺址 文化年代:大坌坑文化(約距今4,500年) 泥質陶罐,大坌坑人將捻繩的紋路壓印在陶罐的表面上作為裝飾。這可是大坌坑文化陶器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因為這個特色,大坌坑文化被稱為「繩紋陶文化」。 名稱:紅褐色夾砂貝印陶蓋出土地點:南關里遺址 文化年代:大坌坑文化(約距今4,500年) 蓋的外型看起來就像是把一個淺盤倒過來一樣。而上面圈形的提紐,方便提取。陶蓋上紋飾,是利用貝殼壓印而成,使陶器在紋飾上更具變化。 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將植物的結實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籨因此其食物來源變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類亦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紡織,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明。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混凝土缺陷成像方法研究 -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 .pdf
- 基于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数字全息系统实验研究 - 光子学报.pdf
- 基于重复博弈的无灯控交叉口驾驶员行为模型 - 中国公路学报.pdf
- 基于进化博弈论的信托业监管体制研究 - 中国信托业协会.pdf
-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动安全系数计算.pdf
-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 南京大学人文地理 .pdf
- 基于非线性浅水模型的铝电解磁流体动力学计算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 基于遗传算法的新型四轴混联机床优化设计 - 航空制造技术.pdf
- 基地首届电子对抗新技术与试验鉴定.doc
- 基层医院产房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和微生物污染的相关性研究.doc
- 备份前端有线电视前端 - 北京环路网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ppt
- 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双向传输的仿真 - 中南大学学报.pdf
- 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研究及其意义① - 沉积学报.pdf
- 大学专利评价与加值策略 - 国立交通大学机构典藏.pdf
- 大学城校区油画系办公室钢质门制作安装及墙面翻新 - 广州美术学院.doc
- 大型零售企业滥用优势地位的反垄断规制问题研究 - 中国竞争法网.pdf
- 大专女子足球选手伸展训练对柔软能力.pdf
- 大型内陆锄陷湖盆低渗储层富油理论与实践 - 地学前缘.pdf
- 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的研究进展评述 - 数字图书馆论坛.pdf
- 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构造带奥陶系岩溶缝洞体发育特征 - 天然气地球科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