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戊戌变法名题讲解
【答案】(2)表现:城市交通工具变革,大众传媒出现(近代报馆建立),崇拜西方生活方式(西洋化),西方宗教的传播,民众娱乐方式的多元趋势(世俗化),女装时尚化等。(4分) 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口岸,较早受西方文明的冲击; 近代的生产方式产生较早,西方科技的引入,新的城市社会阶层的出现,带动生活方式的变化(从经济方面来回答也可);思想文化上,新思潮的产生、思想解放运动、新式教育和大众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 政治上,国内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运动的推动等。(6分)(任意三点)如果学生从地理位置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2014·四川南充一模·14)(30分)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进程来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回顾历史、重温戊戌》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康有为传》 材料是基于怎样的视角对戊戌变法进行评价的?(2分) 按照这一视角,说明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的主要理由。(6分 视角:现代化史观。(2分) 理由:①倡导“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触动了传统的封建政治体制(政治民主化的初步尝试); ②宣扬了民权平等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促进了思想解放); ③对后来民主革命产生重大影响。(6分) (2014·河南开封一模·40)(25分)科举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主体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下为清光绪三十年(1902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部分试题: (一)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三)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盒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摘自互联网 (3)材料三中试题内容折射出清末科举注重选拔怎样的新式人才?(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型人才观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解析】(3)第一小问根据晚晴科举试题归纳特点即可,着力从师夷长技的角度思考;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回答即可,但是角度要丰富,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对外关系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3)人才:了解西方文明,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2分) 背景:近代以来中国受到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影响;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的冲击;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实用人才; 戊戌变法的推动;清末新政的促进;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传统科举制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任答三点得6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4·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7)(26分)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到“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符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其实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年轻的光绪皇帝缺乏政治经验,短时间内骤然发布了上百道变法令。……守旧派反对,稳健派疑虑,社会舆论动荡不安。已经归政但其实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反对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守旧派大臣与康有为等人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重新垂帘听政,幽禁光绪皇帝,捕杀维新派,推翻新政。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失败的原因。(6分) (3)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钱穆的观点?(12分) (2)原因:光绪缺乏政治经验,急功好利。社会舆论动荡不安;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反对。(6分 (3)评分标准: 一等:结合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不符合现实,如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盛行是推翻制度迁就现实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12分) 二等:观点明确,史实基本准确,论证较充分,表述清楚。(5—8分) 三等:观点不明确,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