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户征信体系的经济学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农户征信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农村经济 2012年第1期 构建农户征信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刘锋 [摘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契约经济,雄持契约关系的核心是信用。农户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拳文运两制渡变迁理论和棺息经济理论等经济学理{管。,对当前我国农户征信体系盼主要特 征和枉户缺失信用的愿固进行了:分析,并重.董运用博弈论模型。论证了失信惩戒理论对于推动1{捉=户征信体 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 。 =:;_= ×■ [关键词]农户征信体系 失信惩戒 :;___!:___!:_::0.。 i o0■蔓 。 29 [文章编哥j C04)≯!_: [中图分类号]F832j[文献标识码]A [作者]刘锋博士研究生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6:1.2 ◆ ×一 一、客观认识当前我国农户征信体系的主要特 度需求,而忽略或较少体现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宏 征——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观主体是制度供给强制实施者.微观主体只能被动 接受。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社会发展演进中, 2.自上而下的激进性制度变迁 人们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节 约更多成本;二是获取更多收益。当制度变迁暂停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实施 时.往往是因为新制度运行的收益与旧制度运行的 的,且整个征信体系在从无到有再到快速发展这一 历程尚未超过十年时间。因而就变迁的速度而言,我 成本达到了均衡。而一旦这种均衡打破,又会形成 国的征信体系的建立属于激进式制度变迁。从国际 新一轮制度变迁。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 上看,比较西方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显 一,“制度变迁”包含多种类型,目前学术界比较认 可的是三种类型,分别为:自发形成的制度变迁和 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较为完 人为设计的制度变迁、激进式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 善的涵盖服务和监管职能的征信体系。 度变迁以及供给强制型制度变迁和需求诱导型制度 3.具有路径依赖性的制度变迁 变迁。“’从制度变迁理论来看,作为我国征信体系建 这里所指的路径依赖性,是指我国的农户征信 设重要内容的农户征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体系始终依赖并滞后于整个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和 1.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发展。从改革开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再 我国农户征信体系无论是在制度、机构、系统 到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都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 建设方面还是在征信管理方面.都具有政府的行为 会经济的极大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金 痕迹,体现出政府的强制性.因此,我国的征信体 融支持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应也就产生了对征信体 系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施的 系的建设需求。而这一制度安排的过程,也形成了 制度变迁。。’但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较为明显的路径.即“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