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馗赶考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内涵资料.pdf
第32卷第3期 天中学刊 V-01.32No.3
2017年6月 Joumalof Jun.2017
Tiallzhong
钟馗赶考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内涵
姜乃菡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钟馗赶考故事的演变轨迹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史,科举制
度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引发钟馗赶考故事在情节和人物上的变化。钟馗赶考故事从应举不捷,
到武举不捷,再到因貌丑落第,反映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和斗争。科举制度根植于中国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即中国特色的封建文化。
关键词:钟馗赶考;武举不捷;相人之术;科举制度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
钟馗赶考故事是钟馗故事中出现较早且延续 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
时间较长的主线情节,与钟馗捉鬼故事并列为钟 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
馗故事的两大脉络。钟馗赶考故事最早见于唐代, 孽之事。言讫梦觉。疟疾顿瘳。乃诏画工吴道
由它串联出整个钟馗故事的来龙去脉,通过对钟 子日,试与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
馗赶考故事流变的梳理,从中可见中国科举制度 立笔图就进呈。上视久之,抚几日,是卿与朕
的演进,进而体现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衰史。 同梦而。赐以百金。[8】435—436
《事物纪原》《天中记》也引用了该故事。《梦
一、钟馗赶考故事的文本流传
溪笔谈》载梦钟馗事,内容与之大致相同。《锦绣
(一)魏晋至唐五代时期 万花谷》后集卷四引《岁时广记》《古今事文类聚》
魏晋至唐五代,钟馗赶考故事从文本形态上 前集卷六“梦钟馗”条引《唐逸史》《古今合璧事
主要出现在笔记和画论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梦 类备要》前集卷十五“钟馗事迹”则引用了《唐
钟馗》中关于钟馗赶考的情节。故事载于《唐逸 逸史》所述故事内容。
史》中,为《岁时广记》卷四O所引,述唐明皇 另外,五代石恪所绘《春宵透漏图》虽并没
梦钟馗事,这是钟馗作为文学形象之首现: 有表现钟馗赶考的情节,但在清代《红豆树馆书
《唐逸史》明皇开元讲武骊山,翠华还宫。 画记》卷一载此图时,提到该画是摹写终南进士
上不悦,因疟疾作,昼寝梦一小儿,衣绛犊鼻, 嬉酣淋漓之状,细穷毫发,似乎也与钟馗赶考故
跣一足,履一足,腰悬一履,揞一筠扇。盗太 事相关。情节雷同者还有五代孙知微绘《雪坡钟
真绣香囊及上玉笛,绕殿奔戏上前。上叱问之, 馗图》,宋代《德隅斋画品》言:“破巾短褐,束
小鬼奏日,臣乃虚耗也。上未闻虚耗之名,小 缚一鬼,荷于担端,行雪林中。想见武举不第,
鬼奏日,虚者望空虚中盗人物如戏,耗即耗人 胸中未平,又怒鬼物扰人,擒拿搏击,戏用余勇
家喜事成忧。上欲怒,呼武士,俄见一大鬼, 也。”【7M说明该图也与钟馗赶考故事有关。
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辍朝靴,径捉小鬼。 (二)宋元时期
先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