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传播史第二章
第二章 国人办报的开端 第一节 早期 第二节 维新报刊 第三节 评介 第一节 早期 一、办报意识、主张 二、办报活动 一、办报意识、主张 林则徐——《澳门新闻纸》 洪仁玕:《资政新篇》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 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 《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 《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 陈炽:《庸书·报馆》 国之利器 不可假人 中国通商各口,如上海、天津、汉口、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蛊惑民心者。西报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反谓中国之待外人如何凌辱,意在激怒其民,以与中国为难耳。 苟中国自有报纸,遇交涉不平之事,据理与争,俾天下共评曲直。 ——郑观应 二、办报活动 《中外新报》1858年,伍廷芳、黄胜,香港 (国人第一家近代报纸) [名义:《孖剌报》(美英,1857)的中文晚刊] 《华字日报》1864年,陈霭亭,香港。 [名义:《德臣报》(英,1845)的中文版] 《昭文新报》1873.8,艾小梅,汉口 (内地国人最早的近代报纸) 二、办报活动 《汇报》1874.6.16-1875年底,上海,容闳 《述报》1884.4.18,广州 《广报》1886.6.24,广州,邝其照 1891年查封 《中西日报》-1900年 (“妄谈国事,淆乱是非”——两广总督李瀚章) 《循环日报》1874.1.5,香港,王韬 《循环日报》 1874.1.5,香港,王韬主笔10年 (弢园老民、天南遯叟、遯窟废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独创性的报刊政论文体、文风 早期国人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1874——20世纪50年代:80余年] 第二节 维新报刊 一、强学会报刊 二、《时务报》 三、其他维新报刊 一、强学会报刊 《公车上书》首次提出:设报达聪,纵民开设。 《万国公报》1895.8.17,第一家维新报纸 《中外纪闻》1895.11,北京强学会机关报 《强学报》1896.1.12-1.25,上海强学会机关报 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毕登。 1896.12.6,查禁强学会,被迫停刊。 二、《时务报》 1896.8.9,上海 主持:黄遵宪,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 非创办一杂志,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收交涉要案,俾阅者周知全球大事,熟悉本国近状,不足以开民智而雪国耻。 ——梁启超、汪康年 《变法通议》 变亦变,不变亦变。 与其被人变,不如自己主动变,实行变法,才能挽救国家危亡。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三、其他维新报刊(共30余种) 《知新报》1897.1.11-1901.1.20,澳门 (戊戌变法时期出版时间最长:3年,133期) 《湘学报》1897.4.22,唐才常 《湘报》1898.3.7-10.15,谭嗣同 《国闻报》1897.10.26,天津,严复 (北方唯一的维新报刊、第一张日报) 第三节 评介 一、高潮 二、维新派新闻观 三、维新派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一、高潮 国人办报始于19世纪50年代。 第一次高潮——19世纪90年代。 学会如林,报刊盛行。 学会、学堂、报刊三位一体:300余 (报刊70余种) 专业性报刊 《算学报》1897.7,温州(中国最早的数学杂志) 《利济学堂报》1897.1,温州(最早的医学杂志) 《农学报》1897.5,上海(最早的农科知识杂志) 《女学报》1898.7,上海(最早的女性报刊) 《蒙学报》1897.11,上海(早期儿童报刊) 二、维新派新闻观 政治性 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当以报先通其耳目。 ——康有为 报馆有益于国事。欲开会,非有报馆不可……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梁启超 今日中国能闹到新旧两党流血遍地,方有复兴之望。 ——谭嗣同 三、维新派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 1.突破言禁,报刊合法 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皆斩。捏造言语,录报各处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 ——《大清律例》 严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