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道德经.doc
师德经
【原文】
道乃万物之律(1) ,无名无状,德以形之一二。
师德乃师道之名,以正(2)师行,鉴(3)后师。
师德者,智、重、爱、严、先。
师之能在智。师者,授识、知法、完格、达道。
不可不智。不智缪;不智误。
师智于业,生精于识;师智于授,生通于法;师智于交,生润于格;师智于思, 生挨(4)于道。
重生威,威生信。
丝疑,皆疑。无疑,乃信。
师之本在使信师疑识,故重。
师之格在爱,爱业、爱生、爱识。
唯爱业,方能付业;唯爱生,方能全授之;唯爱识,方能网(5)之。
师之律在严,严于己、严于授、严于识。
师之导在先,先乃为仿。
学乃仿之并超之,故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6) 。以贤为仿成乎贤,以圣为 仿成乎圣,以士为仿成乎士,以庸为仿成乎庸。
识浩如穹(7) ,弗堇(8) ,须一而博。
法有授之法,习之法。授之法乃诱其学之;学之法使其习得之,谨识之。
人之可为、应为修为格,师者知何为可为,何为应为。轸(9)可为,应为。
道无常道,不可堇知,不可不知。唯止于大道。
授识
师之别与傅在授识(10) 。傅授徒以全,师授生以专。
识有千万,择其一攻之,后将其所长授于生。
一乃业,故师者须精于业。知业之生,业之缘(11) ,业之律,业之惑(12) 。能 捭阖(13) 。
后将业之生、缘、律、惑与生享之。
授之惑在我授我所能或我授生之需。
授有共授与独授。
共授授于课,独授授于闲(14) 。
课与闲结之,使生得益于师。
课有顾、展、问、结、引。
顾乃复,因忘如彗(15) ,复使前之所学固(16) 。
展乃续,承前启后也。展须是时适需,故展之法有别,今之观乃我(17) 。故展 由我及稷(18) 。
问乃思。师问之,生答之。一问一答,生思之,解之,领之。况,一问一答,互 动,使氛跃。
课有时,于结前,饬(19)之,使理。
引乃伸,告生以后,敦(20)其预之。
知法
法乃达道之必。无法,授之一,则得之一;有法,授之一,可得之三。
法众,不可一。有类、归、联、程、因、验等。
法之用有其妙。适则劳一功二,颇(21)则劳二功一。
故应有法,更通法之妙。
类乃理,使紊序之(22) ;
归乃结,结类之律;
联乃伸(23) ,由一及三;
程乃梳,踪其迹也;
因乃根,究其生,究其灭;
验乃践,以行以知。
知法之道在通,通其理,通其妙用,故能举一反三。
师者授其理,生妙其用。又常习之,善莫大焉。
完格
可为、应为修为格。
格有业格、人格。
业格乃成业之格。成业之格众,概之以勤、信、合、智、同。
勤于观、勤于听、勤于思、勤于问、勤于行。
唯勤生通,唯勤至精。故有“业精于勤荒于嬉” (24) 。
师者,可挟师之威、师之器使生勤。
人乃稷人,业乃稷业。业无不成于勤,专于补。而补基于信。
信者,兴(25)也。信于人且信于己。
信于人者,为言之事;信于己者,为向之事。
师者或诱或督,使生信。
一业有一规,二业有二规。业不同,规有别。
业规或善或恶。善者,吾乐而合之;不善者,吾合之并缮(26)之。或吾不能缮, 则合之并善己。
师者授以善规,抨其恶规。使生知规之善恶。
智乃自学之能,智之别若洋沟(27) ,然智可类,可习得之。故习之数致智之数。
师促生常习之,可智也。
常推己及人曰同。若人之痛几许,吾不知。念吾之同伤,则吾感同痛。
因吾之观源于人,吾之业惠于人。推己及人可知观之源,可知业之惠。
师可仿其境,以生为色,观其行,察其言。
人格乃人之可为、应为也。格者,和与我、和与人、和与稷、和与宇。
和与我者,必知我、重我、携(28)我。
知我之能,知我之短,后善处之。
重我者,使我合于宇有康,合于人有福,合于稷有业。
吾生有涯,而力无涯。常携之,力进之。携我者使我近于道也。
康、福、业乃人之需,鼓蹙(29) 。
和与人者,同人、重人、顾人。
同人者,推己及人也,业如是,交亦如是。
重人者,重人之业、重人之好、重人之表、重人之情。
业有万千,好各有别,表自各异,情同异叶。然各合于特,各得其乐。
吾乐其乐,其乐吾。
顾人者,以我行便之。若人有不便,我以况思之,行之以解其不便。
人有异,合之为稷。故和与稷者乃知稷业、稷规、稷别。
业繁,然道系(30)之。道同,故业亦有同。使生知业之道,业虽众可解也。
稷规乃众之规,立之为和。故稷规者,真善美也。使知真善美,乃知规。
人之别合为稷别。譬若社资之别、俗之别。
别有因、有理,不可强为之。然感之可知也。
吾应知之、重之,乃和也。
宇宠人、厚人。使人知之,改之以善人。
然宇有道,若季之替、物之链、时之向、能之变。
和之顺、逆之背。
达道
法宇者, 道也, 无名无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