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股能否筑底要看基本面
A股能否筑底要看基本面自美债调降以来,周边股市皆有一定程度的跌幅。如果我们将最近三个月的海外市场视为“续跌”行情,而非“震荡”行情,那么,真正的跌市可能还在后面。我的问题是:以目前而论,A股近期的调整是否到位?这是足以令多头深感困惑的最大问题。
危险的债券市场
首先,我不同意“周边股市走弱对A股影响不大”的说法。事态的发展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最坏预期。比如信用评级调降,一般都会是一连串的事件,会加速向关联方传染。始于2010年的欧债危机硝烟还远远没有散去,现在早已从希腊、冰岛、爱尔兰这样的国家,影响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然后就会到达德国和法国。
从最近海外大行的研究与分析之中可以看出,市场对于法国国债和德国国债的风险溢价均有上调。某个国家的股票风险溢价,与该国的国家风险补偿和该国股票市场波动成正比,与该国国债市场波动成反比,即:利率上升→债价上升→流动性下降→股市下跌。
目前,欧盟地区的通货膨胀预期远远高于北美,其债券的长期收益率上升,属于风险补偿。价格说明一切:以市场预期到的通涨而言,一定会从债券的价格上体现出来。况且,由于面对危机,各方均以各种货币政策进行干扰,以至于中期的调整底部可能将不断后延(也许后延30个交易日左右),一直到中期的偿债高峰出现(债券挤兑)。
其次,美债危机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低于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比我们以为的要更深刻、更顽固、更紧张。
以外储的价值安全而论,尽管美方一再表示“中国所持有的美债是安全的”,但“安全”的实际意义是指什么?事实上,市场更担心的是中期内美国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尤其是美元贬值的可能性为更大。
从二级市场观察,黄金期货与美国通货膨胀保值补贴债的价格均有不俗表现。由此可以印证,一般性的美债难言安全。
但黄金和保值债的容量很小。从去年10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美国财政部总计发行了6.66万亿美元国债,其中仅有440亿美元是通货膨胀保值债券,连1%也不到。
另外一个变量是瑞郎(CHF),无论瑞士货币当局做何种选择,由于经济的体量太小,瑞郎走低也无助于欧元区的金融稳定。
汇率压力较大
最近5年以来,人民币对于美元指数的汇价单向攀升,加之近期A股相对低迷,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政府“主动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推动国内市场、减少对外需的依赖”的“十二五计划”。
目前,我国外储看似充足,但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缺位的情况下,饱受积累莫返之害。而且,人民币对于美元汇率趋势特别不乐观。在此情形下,如果美债价格失控,资金回撤,将大大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结算收益。而银行股票的市值,约占到当前A股总市值的30%。由此,商业银行的结算收益将势必影响到A股的稳定与发展。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此前,不仅是标普,包括花旗、摩根大通在内的诸多重量级机构,均相继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然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美国的基本利率不可能上调。那么,美元继续走弱应会持续一段时间。8月9日,美联储承诺:近零利率政策将至少再维持两年左右,包括美国最新3000亿美元的就业刺激措施,均不支持美元“走升”。
最后的变量是美债,今年四大高位品种,黄金、瑞郎、日元、美债,目前前两个品种,高位出现短线见顶的迹象,那么,后两个品种何时回落,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总的来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难点,未来一段时间,交易市场应以观望为主。如果不出意外海外市场或弱势盘整,或继续此前的空头趋势。相应的,A股可能略强于周边市场,但如果想走出独立的筑底行情并不现实。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深沪股市成交持续缩量,这很重要―因为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
所以,A股本轮底部的位置取决于三个因素:通胀能否见顶;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支持力度;周边股市能否止跌。
股市为何越走越弱
目前,A股最大的问题是外围资金没有进场的意愿。所以,我们可以把行情落实在这样一句话:以目前上证如此之小的交易量,A股若想走稳,若想筑底成功,并在年内走出如同去年第四季度那样一波沽值修复行情,非常之难。
近期无论北美还是欧洲,均有一个反常的迹像,那就是沽值体系的崩溃。
市场不抗跌,也不抗涨,更不抗震荡,经不起一点点利空、利多的打击,各路资金跑起来比兔子还快―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引发“追尾、共震、雪崩”。
在机构市场,程序化交易的劣势已见端倪。
世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曾经表示:“市场对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国家经济领导层信心的缺失,加上经济复苏脆弱,已经将市场推入新的更危险区域,决策者对此必须认真对待。”
由此观之,此时就给海外资本市场一个今年第四季度“走好”的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