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经济活动.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朝的经济活动

清朝商业活动 主要内容 清朝商业发展的背景 清朝商业发展的过程 清朝后期商业 清朝商业发展的背景 清初经济状况 明末清初持续四十年的战乱,是南北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如号称膏腴的四川,则是“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直到康熙初年还是“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清廷颁布“迁海令”,强迫闽、广、江、浙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在先后三次的大迁徙中,毁城郭,焚庐舍,“尽夷其地、空其人”,使滨海数千里无复人烟。城市工商业也同样受到严重摧残。如湖广地区“市遍蓬蒿”,残破不堪。 清朝商业发展过程 清朝后期商业 外国资本主义商品侵略下的中国商业(1848—1894) 1.对外贸易自主权的丧失。 外国侵略者享有协定关税税则权,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被剥夺。海关自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的标志,海关起着保护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发展、保护本国市场稳定,防止外国竞争和商品侵略的重要作用,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更是抵制外来商品侵入,保护本国商业的重要武器除海关关税外,外国侵略者还侵犯了中国内地征税的主权 外国侵略者夺取了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 与此同时,外国侵略者又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要挟清廷进一步控制我国其他海关 总之,中国丧失海关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以及关税保管支配权,使中国海关彻底变成了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据点,中国民族工商业遭到致命打击和摧残,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发生种种变化的根本所在. 2.私人资本主义近代商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随着大量外货输入和国货输出,兴起了经营进口货物的新式商业,旧式商业也因之向新式商业转化,私人资本主义商业逐渐滋生起来。上海开埠后,兴起了一批经营进出口货物的商业。 3.商业与产业的联系逐渐密切。 鸦片战争以后,有不少中国商人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搭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贸易中心和其他通商口岸的大小型企业,而且占很大比重, 4.商业行会的重建。 随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商业行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应变化。首先,官府利用行会包办税捐和管理城市商人,商业行会为寻求封建统治的保护,日益成为维护封建势力的工具;但是封建官府的苛重厘捐,以及收税胥吏的额外勒索,又导致行会的不满和反抗,行会势力和封建统治势力之间,又存在矛盾和斗争。其次,为推销进口货物和收购出口国货,洋行商人和中国行会商人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依赖;但是为了垄断和控制市场,争夺利润,行会商人和洋行商人之间又有深刻的矛盾。最后,在中国资本主义新式工业兴起过程中,行会势力也曾对它进行了种种阻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业行会处于同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既联系又有矛盾的地位,反映出社会变化引起商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同时商业的近代化发展更要求冲破内外阻力,寻找适应自己的新的、先进的组织形式。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 1.资本输出和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 2.国民经济中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形成。 3.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 4.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 5.外国商业资本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总之,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以后,中国国内市场在外国资本主义控制和支配下,已从属于世界市场,中国商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更加深了一步。 * 清初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 第一、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 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圈者, 悉令给还民间。” 第一、停止 康熙八年,“自后圈占民房地, 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圈者, 悉令给还民间。” 第一、停止圈地 康熙八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 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圈者, 悉令给还民间。” 第二、实行:“更名田” 康熙八年,承认明末 清初战乱中农民 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令其耕种,永为世业” 第三、奖励垦荒 四、整顿赋役制度 1646年(顺治三年)清廷以明万历时旧籍为准着手编纂《赋役全书》,到1657年才真正完成。又立鱼鳞册和黄册,使之与《赋役全书》相表里。 为了稳定税收额数,清政府于1712年宣布以1711年(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代役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叫作“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只是不再增加丁银,并不是免除丁银。 到雍正时,清政府又进一步实行了 “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从此,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按人丁派役和由此派生的代役银基本上被废除。这有助于封建统治秩序和税收的稳定,并使封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削弱。 清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首先表现在荒地的大量开垦、耕地面积的扩大。1661年(顺治十八年), 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