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建筑美学风潮看洛克.外滩源
从建筑美学风潮看洛克.外滩源洛克
外滩不是地名,外滩是一个世界。上海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以陆家浜为界,上海人把上游叫作“里黄浦”,下游叫“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里黄浦滩”,简称“里滩”,外黄浦滩的河滩就叫作“外滩”。现在,这些地理上的分布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但150年的历史风云,已经把外滩变成了上海的名片,变成了一个时代的座标。
在这个背景下,洛克33号公园绿地,西靠虎丘路,北濒苏州河路,南达北京东路,卓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梳理上海文化之根的首席,亦可在此见证新世代外滩及上海国际大都会的卓然风采。而在上海都会的营建部分――黄浦江及改良后的苏州河水岸一体开发中,洛克。可以说,这一地区汇集了“万国建筑博览会”中的精彩之作,周边还有原英国领事馆、联合教堂、益丰洋行等14幢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的优秀近代建筑作品。
亚洲文会是这批建筑作品中的典型作品。成立于1858年的亚洲文会,从19世纪中期以来即是上海公共文化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曾在上海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这幢虎丘路上的历史建筑将以新的面貌散发出迷人艺术气质,成为上海新的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
2005年,在亚洲文会大楼基础上,外滩美术馆由曾主持柏林“博物馆岛”设计的英国著名建筑师大卫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执掌建筑修缮和设计规划重任。为了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护这栋历史建筑,大卫在主要建筑立面上都以1932年建成时的原貌为依据进行修缮。但另一方面,大卫也考虑现代美术馆的功能需求,将上海外滩美术馆向东进行了扩建,创造出一个首层面向博物院广场开放,顶层为室外露台的崭新东立面。
上海外滩美术馆自2010年成立以来,相继举办了蔡国强、曾梵志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当代艺术家个展,还举办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日以继夜”展,如今又迎来著名艺术家张洹在国内的最大个展,整个展览筹划历时两年,这些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在艺术家个人创作史上具有较大的突破,也是对当代美术史的一次挑战。蓬勃活跃的上海外滩美术馆正以现代化的艺术展出方式将原先的亚洲文会大楼焕发出新的光泽。
包括亚洲文会在内,洛克11栋历史建筑,主要代表了不同时期的3种建筑流派,不仅是上海东西文化交融的象征,更是亚洲建筑历史骄傲的集中呈现,也体现了建筑美学推陈出新的风潮。
奢华的安妮女王风
“安妮女王”风格起源于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是一种以装饰为主的建筑风格,多采用非对称平立面、形式多样的屋顶、大量细部墙体及单层门廊等表现形式。安妮女王风格以其高贵华丽的建筑外观,精致奢华的细部装饰,赢得亚欧美等主要国家名流贵胄的钟爱。1900-1910年间,外滩的建筑受安妮女王风格影响,代表建筑为安培洋行和圆明园公寓。
安培洋行 建于1907年,由通和洋行设计,砖木混合结构,内部仍保留着花饰精美的楼梯栏杆、扶手和平台扶手。多家知名机构曾经入驻,如二战后的巴拿马公使馆、安培洋行、橡胶业同业公会等。
圆明园公寓 建于1904年前后,由近代上海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爱尔德洋行设计,整个建筑表现出典型的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清水砖墙、砖雕、使用白色的粉刷和砖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室内装饰豪华。多家知名洋行曾经入驻该公寓。包括谦信洋行(1882)、汉成洋行(1935-1948)、亚洲花边厂(1948)等。
纯形式美的折衷风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该建筑流派不讲求固定的模式,只讲究比例的均衡,较为注重纯形式美。折衷主义建筑以19世纪中叶的法国最为典型,代表作为巴黎歌剧院――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建筑,立面模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还加入了繁琐的雕饰。
协进大楼 建于1923年,由会差建筑绘图事务所设计建造,作为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大楼使用。
中实大楼 建于1929年,由通和洋行设计,外立面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和折衷式建筑的结合,曾是中国实业银行总部大楼。中国实业银行是中国近代的一家银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四小行之一,也是当时的发钞行之一。
哈密大楼 建于1927年,由新马海洋行设计(Moorhead&Halse)――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上海跑马总会大厦(今上海美术馆)就是他们的作品。该大楼曾进驻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文汇报馆、沙咪洋行、瑞和洋行等重要单位。建国后进驻的重要单位有新华通讯社、文汇报社等。
现代化的装饰艺术风
这是一种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建筑风格。这个时期美国的城市与工业发展显示出新世纪对机械文明的崇拜,摩天大楼在各地拔地而起,建筑风格渐渐告别19世纪末新古典主义风潮,走向现代化。该派建筑重视几何块体、重复线条,以及曲折线的表现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