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化施工管理在强夯施工中应用
信息化施工管理在强夯施工中应用摘要:信息化施工能够保证强夯施工后场地的均匀性,同时由于质量检验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起到了指导施工的作用,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信息化施工;强夯;社会效益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an ensure that dynamic even after construction site,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quality inspection a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played a gui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so as to achiev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project cost, bringing the benefits mus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dynamic; social
1 前言
近几年来工业工程建设中重型、大型工程的增多,对地基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但按照目前勘察布孔的要求对建筑场地进行勘察时,只能大致了解场地的不均匀程度,整个场地的最弱部位不一定能查明。而设计人员在进行强夯设计时,往往根据勘察资料提供的参数进行设计。这样虽经强夯处理,有的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的又因施工过多的夯击能而造成浪费。由于工程划分区域多、强夯施工会出现交叉施工,施工管理比较复杂,在强夯施工中引入了信息化施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信息化施工能够保证施工后场地的均匀性,同时由于质量检验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起到了指导施工的作用,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 信息化施工管理在强夯施工中的运用
2.1 工程概况
某高炉地基处理工程,总面积约计10万?,分为五个区域,其中Ⅰ区、Ⅳ区、Ⅴ区为普通强夯,Ⅱ区、Ⅲ区为分层强夯。工程所在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石灰岩,其土质分布极不均匀。
2.2 现状分析
在强夯施工前,通过现场情况调查,对影响强夯施工的各个因素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土质:矿槽区为一期建设时强夯不合格的土石方、无组织弃土回填而成,回填料极不均匀,含泥量极大。
回填料:根据目前整个工程土源情况及强夯情况,已无合格碎石料可供换填。
施工单位所用机械:100t起重机三台、14.6t钢筋混凝土夯锤一个、19.5t钢筋混凝土夯锤两个、25.6t铸钢夯锤一个。
2.3原因分析
通过有关资料调查分析,经过400?试夯施工与现场调查、分析,事后检查总结,根据分析的末梢原因,运用到施工中,进行现场观察、检查和试验,得出有些因素在工艺和操作上即时可解决,这些原因并不是主因,同时确定了影响强夯施工的主要原因(见表一):
表一
2.4信息化施工管理在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2.4.1 工程目标的设定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合同要求,提出工程目标,在开工前将它们记入系统,作为衡量施工过程各个方面是否合格的标准与依据。
高炉区域的土质具有不均匀性,设计方案只有300t#8226;m普通强夯、300t#8226;m分层强夯方法。由于地基条件的复杂性,在工程目标系统编制前就要做大量分析整理工作,根据不同地强夯区域进行试夯,将不同强夯方法归纳、梳理清楚,编出与其相对应的输入方式和顺序,发现仅这两种方法很难满足要求。例如,选择大高炉矿槽区的中间区域400?,按照设计方案300t#8226;m分层强夯进行试验性强夯,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很难达到设计要求及时地将结果反馈给设计单位,并请来专家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此区域采用600t#8226;m置换强夯。
通过数据分析,对不同区域相应地制定了夯击能、夯击数、影响深度及墩体料数量四块控制体系。届时,按设计的做法选定方式并输入数值后,可与现场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
这样在开工前,各个区域的工程目标就得到了准确的设定。
2.4.2 现场施工管理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系统根据现场管理人员采集的数据,对现场所有施工活动,包括机械设备等进行记录,对各工序、各项质量指标全面进行检验,记入施工日志,并按事先控制原则,对后续工序做出提示。绘制出工况分布图与实时状态表,可随时直观地查询各个区域施工状况。
例如,对于300t#8226;m分层强夯当按相同夯击次数夯完第一遍全部夯点后,将实测结果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