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热解技术研究与开发进展资料.pdf
第45卷第2期 煤化工 V01.45No.2
2017年4月 CoalChemical Apr.2017
Industry
煤热解技术研究与开发进展
兰玉顺,陈文文
(北京华福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15)
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3种类型的煤热解技术,其中:气体热载体工艺包括美国的COED工艺、LFC工艺、日本
的粉煤快速热解工艺、ECOPRO工艺、我国的MRF工艺和内构件移动床热解工艺等;固体热载体工艺包括美国的
Toscoal工艺、德国的LR工艺、前苏联的ETCH175工艺和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DG工艺等;无热载体工艺即神雾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无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热解工艺。主要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工业化应用等方面,
对这些工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煤热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热解,热载体,蓄热式,旋转床,煤气.半焦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598(2017)一02—0066中图分类号:TQ530.2
wlthCoalF1ashPartial
传统煤化工技术存在煤炭利用方式粗放、能耗 Co—production Hydropyro—
高、污染重的弊端,而煤热解技术具有能源转化效率 lysiS
高、水耗少、污染小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煤化工 动床热解工艺。
15— 1.1 CoED工艺
的技术缺陷。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
2020年)》的要求,应提倡低阶煤提质技术的研发,鼓 COED工艺[23由美国食品机械公司(FMC)与OCR
ofCoal
励建设百万吨级大规模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实现热 (Office Research)联合开发,设备主体为低
mm以
解装置规模化、多联产、典型化,提高我国低阶煤清洁 压多段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器分4段。破碎至2
高效梯级利用的水平,实现煤化工产业的优化升级和 下的原煤在I段反应器中,由流化气体预热至合适温
绿色发展。煤通过热解可生成气体(煤气)、液体(焦 度,依次进入各段反应器,发生热解反应,煤粉与各反
3。煤热解技术的分 应器产生的煤气对流,将煤气流化。从第Ⅳ段反应器
油)、固体(半焦)3种形态的产品[t
类按加热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气体热载体法(高温热 底部通人的水蒸气和氧气与部分半焦发生燃烧反应,
烟气、煤气或惰性气为热载体)、固体热载体法(半焦、 产生的热煤气为热载体,将一部分高温煤气送入前
热灰、陶瓷球等为热载体)和无热载体法(辐射传热或 三段反应器内,加热煤粉进行热解反应。由第1I段反
微波加热)。 应器产生的热解气经净化加工,制得产品气和合成
现今煤热解技术种类繁多,其工业化进展程度也 粗油。
各有不同。按加热介质的不同,现对国内外几种典型 该工艺显著特点为分级热解和负压运行,最大程
煤热解工艺的原理、特点及工业化程度进行介绍。 度削弱了热解产物的二次反应,热效率高,可达90%,
焦油产率11.2%~21.9%,热解气产率5%~10%。采用该
1气体热载体工艺 工艺,可将煤破碎至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