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炉设计改111
氧气顶吹转炉设计
姓 名 XXX
学 号XXXX
冶金工程 XXXX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 录
原始条件------------------------------3
炉型选择------------------------------3
炉容比的确定------------------------3
熔池直径的计算---------------------4
炉帽尺寸的确定---------------------6
炉身尺寸的确定---------------------6
出钢口尺寸的确定------------------7
炉衬厚度确定------------------------8
炉壳厚度的确定---------------------9
验算高宽比---------------------------9
氧气顶吹转炉设计
原始条件
炉子平均出钢量为50t,钢水收得率为92%,最大废钢比取20%,采用废钢矿石法冷却;
铁水采用P08低磷生铁;
氧枪采用五孔拉瓦尔型喷头,设计氧压为1.0MPa。
炉型选择
根据初始条件采用筒球型作为设计炉型。
转炉由炉帽、炉身、炉底三部分组成,转炉炉型是指由上述三部分组成的炉衬内部空间的几何形状。有于炉帽和炉身的形状没有变化,所以通常按熔池形状将转炉炉型分为筒球型、锥球型和截锥型三种。炉型的选择往往与转炉的容量有关。
和相同体积的筒球型相比,锥球型熔池比较深,有利于保护炉底。在同样熔池深度的情况下,熔池直径可以比筒球型大,增加了熔池反应面积,有利于去P,S。我国的中小型转炉普遍采用这种炉型。
炉容比的确定
炉容比是指转炉有效容积Vt与公称容量G的比值Vt/G(m3/t)。Vt系炉帽、炉身和熔池三个内腔容积之和。公称容量以转炉炉役期的平均出钢量来表示。
确定炉容比应综合考虑。通常,铁水比增大,铁水中Si、S、P含量高,用矿石作冷却剂以及供氧强度提高时,为了减少喷溅或溢渣损失,提高金属收得率和操作稳定性,炉容比要适当增大。但过大的炉容比又会使基建和设备投资增加。对于大型转炉,由于采用多孔喷枪和顶底复吹,操作比较稳定,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炉容比有所减少。
转炉新砌炉衬的炉容比推荐值为0.90~0.95m3/t,大转炉取下限,小转炉取上限。
本题中,取炉容比为
熔池直径的计算
熔池直径的计算
熔池直径的计算公式
式中D熔池直径,m;
G新炉金属装入量,t;
t 吹氧时间,min;
K比例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吨位下的K值
转炉吨位/t 30 30~100 100 备注 K 1.85~2.10 1.75~1.85 1.50~1.75 大容量取下限,小容量取上限
(钢液的密度取)
确定吹氧时间:
表2 平均每炉钢冶炼时间推荐值
转炉容量/t 30 30~100 100 备注 冶炼时间/min 28~32
(12~16) 32~38
(14~18) 38~45
(16~20) 结合供氧强度,铁水成分和所炼钢种等具体条件确定。
根据生产实践,吨钢耗氧量,一般低磷铁水约为50~57m3/t钢,高磷铁水为62~69m3/t钢,本设计采用低磷铁水,取吨钢耗氧量为50m3/t钢,并取吹氧时间为15min(参见表2)。
则
取
。
则
(取整数D=3290mm)
氧气射流穿透深度
熔池深度的计算
锥球型熔池深度的计算公式为:
取整数1160mm
为防止炉底直接接受氧气射流冲击,氧气射流穿透深度应小于熔池深度,一般应使
本题中:
符合要求。
所以确定
(取整数结果)
熔池其他尺寸的确定。
球冠的弓形高度:
(取整数300mm)
炉底球冠曲率半径:
(取整数3620mm)
(取整数1750mm).
炉帽高度H帽;
取H口=300mm,则整个炉帽高度为:
(取整数1650mm)
炉身尺寸的确定
炉膛直径D膛=D(无加厚段)
根据选定的炉容比为0.95,可求出炉子总容积为
炉身高度
(取整数4100mm)
出钢口尺寸的确定
出钢口尺寸一般都设在炉帽与炉身的交界处,以使转炉出钢时其位置最低,便于钢水全部出净。出钢口的主要尺寸是中心线的水平倾角和直径。
出钢口直径
出钢口直径决定出钢时间,随炉子容量不同而异。出钢时间通常为2至8分钟。时间缩短(即出钢口过大),难以控制下渣,且钢包内钢液静压力增长过快,脱氧产物不易上浮。时间过长(即出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