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荒漠化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
荒漠化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吕贻忠1,马兴旺2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94;2. 新疆农科院土肥所,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3)04-0473-05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土壤养分与植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荒漠化一般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或亚湿润半干旱地区(湿润系数0.05~0.65),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些地区均属于脆弱的生态环境。荒漠化的过程是土地退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土壤水分、养分与植物生长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脆弱的生态系统失去了自我修复的能力,而向更低级的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荒漠化土壤养分的变化是荒漠化过程中能流、物流中的重要一环,土壤养分的变化直接影响荒漠化的程度与发展。
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1 土壤养分变化与荒漠植被演替的关系
在荒漠化过程中,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地表和地下生物量逐渐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积累减弱;同时由于沙化作用也导致土壤养分退化,从而加剧了植被的退化,促进荒漠化的发展。
美国Whitford等[1]发现当多年生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为以灌丛为主的生态系统时,原有的水分胁迫的生态系统变为水-氮胁迫的生态系统,氮和水的有效性取决于风蚀、径流、动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的迁移、再分布。Schlesinger等[2]通过系统调查分析表明,在荒漠生境中,土壤N、P、K的空间变异性分布与灌丛植被的出现高度相关,灌丛植被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生物富集,在灌丛覆盖区形成一个个“肥岛”(Islands of fertility);而在灌丛间区,生物活性明显较低,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则相对较高。灌丛“肥岛”的形成涉及到物理和生物过程。在半干旱地区地表物质损失促进了灌丛的发育,并导致土壤氮等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增大;土壤氮素等养分的变异又进一步促进灌丛的入侵和发展。而生境的变化又会引起荒漠化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反馈作用。
土壤与植被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荒漠化发生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对锡林郭勒大针茅草原不同退化阶段植物和土壤化学性状的研究[3]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和土壤化学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壤有机质、氮和磷的质量分数下降,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氮的质量分数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植物根系也呈较强的正相关。我国河北坝上的沙漠化土地,沿丘陵阴坡、平滩草地、丘陵顶部、丘陵阳坡、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依次逐渐严重的土壤退化梯度,土壤中0.05 mm的颗粒的质量分数以及有机质、全N、全P、全K质量分数均呈减少的趋势,而褐沙蒿在群落中的数量增加[4]。
荒漠化过程可导致土壤水和养分的再分布。风蚀荒漠化导致土壤中细粒物质减少,适口性好的植物被适口性差的植物取代,地表植被覆盖度降低;而植被的变化又可导致气体对流及土壤向大气中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质,这些变化导致氮素循环过程的改变,从而使氮素等养分的时空分布与非荒漠化生态系统不同[5]。
1.2 风蚀对荒漠化地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风蚀作用是荒漠化地区土壤养分变异的重要动力。风蚀造成土壤表层粗化,细物质减少,同时有机质和养分质量分数也减少。离地表越高,风流搬迁的土壤数量越少,但其搬迁物中的K、Na、Ca、Mg、CEC或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风暴强度与搬迁物的养分质量分数没有明显的规律[6]。河北坝上沙质荒漠化地区的风沙土往往是由其他类型的土壤经过长期的风蚀退化而形成的,这种退化主要是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细粒物质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土壤其他矿质元素及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无明显变化[7]。
但由风蚀产生的降尘作用则相反[8],风蚀作用产生的降尘对其中的养分具有富集作用。一般风积物的肥力比其地表的母质要高。降尘中的养分质量分数随策源地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降尘中的可溶性成份直接影响雨水的化学性质。如果降尘作用大于风蚀作用,降尘导致养分的净增加,相反则导致养分的净损失,如沙哈拉地区的降尘可引起土壤钾的富集,并足以抵消土壤淋洗造成的养分损失,但不足以弥补由侵蚀或农作物吸收带走的养分[9];个别强烈的沙尘暴一次可把4.8×105 t的沙尘从非洲的沙哈拉吹到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年输送沉降量可高达1.3×108 t,相当于每公顷沉降190 kg。通过降尘,亚马逊盆地每年获得的磷为1~4 kg/hm2。亚马逊雨林的生产力明显地受到了降尘的影响[10]。
1.3 水土流失对荒漠化土壤养分的影响
在荒漠化地区,径流对土壤养分的再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地面覆盖度低,裸露面积越大,径流量也越大,径流带走的养分也越多。Schlesinger等[11]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南部半干旱区草地(grassland)和干旱区灌丛(shrubland)牧场上进行了降雨量模拟试验,研究了两种生境中径流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