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 园艺2008(11):13~16 ·试验研究 ·
微量元素对番茄种子萌发 的影响
庄 志 坤,杨 重 军,于 守超,孙 宪 磊,张 纪 明,张 秀 省
(山东聊城大学 农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 要:以番茄种子做试验材料,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全株干重、G值、发芽指数、活力指数
等作为指标,考查不同浓度的CuS04、MnSO~、ZnSq 等常用浸种药剂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
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有 CuSO4处理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呈抑制作
用,而浓度为0.1g/L和0.5g/L的№1SO4与znS04浸种提高了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3种 试剂浸种均能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幼苗的质量;其中浓度为0.1g/L的MnSO~处
理浸种效果最佳,其全株干重、G值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增加 了76.O1 、75.29 和 85.75%。
既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又促进了其幼苗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番茄;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
中图分类号:S641.20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8)l1一OO13一O4
种子处理是一项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农业增产 1 材料与方法
措施,它可以达到有效地杀菌,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幼 1.1 材料
苗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实现苗全、苗齐和苗壮,从而达 1.1.1 供试材料 供试番茄 (Lycopersionesculentum
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效果L】]。试剂浸种是其 中最为 Mil1)品种为中蔬三号(改 良型),经过精心挑选,选择其
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CuS04、MnSO~、ZnSO~等试剂在 中颗粒饱满、个体较大的生活力较强的个体。种子采购
蔬菜的生产浸种过程中应用广泛,其主要 目的是为了杀 于山东省聊城市汇丰种子公司。
灭种子内外所携带的病原体,防治苗期的相关病虫害, 1.1.2 主要试剂 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均为国产分析
提供种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其营养物质的特殊要 纯,水为去离子水。浓度分别为0.1、0.5、l_O、2.0g/L。
求。然而,我国对于上述试剂浸种对蔬菜种子的萌发期 1.1.3 主要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 (F lO4,出厂号5143),
间以及幼苗生长发育期间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 恒温种子萌发箱,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益恒),恒温
少。该试验的 目的旨在研究上述试剂浸种对番茄种子 水浴锅(HH8)。
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在蔬菜上更科学合理 1.2 试验方法
的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试验于2007年4月于聊城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实验
室中进行。首先进行种子材料的预处理 :从大量种子中
第一作者简介:庄志坤(1971一),女,大专.助理实验师.现从事种子 挑选出大小一致、颗粒饱满、各部分结构完整且健康无
生理研究工作。E-mail:zhuangzhikun@lcu.edu.all 病的种子,按常规方法用 0.1 的HgCI消毒 15min,
通讯作者:杨重军。E-mail:chjy~}lcu.edu.cn。 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吸干表面的水分,备用。然后将试
收稿 日期:20o8一O6一O7 验所涉及的玻璃仪器均用 1mol/L的HC1浸泡24h,然
EffectofSalicylicAcidonLettuceSeedGerminationandSeedIingGrowthunderNaClStress
RENYan-fang.HEJun-y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