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第一单元课件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6个单元。 本模块共分7个专题: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其理论成果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6.近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足迹? 7.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中国史 世界史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单元学习提示: 2、“史识”分析理解: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要善于分析说明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 1、两条线索: 一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 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有两 本书不得不读, 一本是《论语》,一本是《道德经》。 第 一 课 孔子与老子 孔子的政治、哲学、教育思想,老子的政治思想。 课标要求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①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 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③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贵族子弟享受教育权 时代背景 走近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 一、孔子的思想 问题1 :孔子认为什么是“仁”? 问题2:如何做到“仁”? 仁者爱人 遵循“忠恕”之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抑制暴政,缓和阶级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体现以人为本。 但在当时缺乏实施的条件,无人采纳 ——我读《论语》之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读《论语》之 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问题1: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问题2:孔子主张如何实现“礼” ? 孔子追求的“礼”是周礼,即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 为了实现“礼”,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即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维护奴隶制 思考 仁 礼 爱人 忠恕 为政以德 克已复礼 正名 仁与礼的关系? “仁” “仁者爱人”道德、修养 内在自觉 自律 “礼” “克己复礼”规范、准则 外在约束 他律 ——我读《论语》之 政治主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问题: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 为政以德、改良政治 民本思想 ——我读《论语》之 天命思想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对待鬼神采取什么态度? 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现实主义思想。 ——我读《论语》之 教育思想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第六》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第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教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