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波拉病毒-BrowserExpress
伊波拉病毒 陳健民曾樂謙的生物科習作報告 (4) (32) 目錄 P.1 ~~~~~~~~~~~~~~~~首頁 P.2 ~~~~~~~~~~~~~~~~目錄 P.3 ~~~~~~~~~~~~~~~~疾病簡介 P.4 ~~~~~~~~~~~~~~~~致病因子 P.5 ~~~~~~~~~~~~~~~~發生情形 P.6 ~~~~~~~~~~~~~~~~傳染方式感染性 P.7 ~~~~~~~~~~~~~~~~潛伏期可傳染期 P.8 ~~~~~~~~~~~~~~~~病毒疫苗 P.9 ~~~~~~~~~~~~~~~~號外 P.10~~~~~~~~~~~~~~~~參考資料 疾病簡介 伊波拉病毒,病症為突然出現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頭炎、嘔吐、腹瀉與斑點狀丘疹,並常伴有因肝受損、腎衰竭與中樞神經損傷而引起之特異出血現象,多種器官功能失調而引發嚴重休克。伊波拉病毒在1970年代於非洲出現,伊波拉病毒主要有三個菌株:薩伊、蘇丹與象牙海岸三型。在非洲之伊波拉感染致死率為50-90%。薩伊型是最具毒性的,導致 80-90%的死亡率。最近的一次爆發性流行在烏干達造成了一百五十餘人的死亡,感染案例依然持續的出現著。 致病因子 伊波拉病毒直徑約80nm,長970nm是為線狀病毒的成員。呈長條形,構造奇特,有時呈分叉狀,有時捲曲,長度可達10um。伊波拉病毒之抗原來自薩伊、象牙海岸與蘇丹之不同伊波拉病毒株,其抗原與生化特性亦有所區隔,另一種伊波拉病毒株,Reston,可造成非人類之靈長類致死之出血性疾病,偶有零星的人類感染個案,但臨床上皆無症狀。 發生情形 於1976年首次在鄰近赤道的蘇丹與離其約500哩遠之薩伊出現,約有600個案發生於市區之醫院與村落內。死亡率約70%。第二次暴發流行是在1979年發生於蘇丹的相同地區。1994年在象牙海岸的當地居民與黑猩猩發現不同型別之病毒株。1995年在Kitwit,薩伊有大規模流行。在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居民,發現有螢光抗體陽性反應。但是是否與高致病力之伊波拉病毒有所關連,則並非十分清楚。 傳染方式感受性 人對人之傳染是因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而得;院內感染之情況頗為常見,幾乎所有從被污染過的針筒、針頭而感染的病人,皆會死亡。病人痊癒後7週內其精液仍有病毒之存在,可傳播疾病。 所有年齡人仕皆可被感染 潛伏期可傳染期 潛伏期達2~21天 可傳染期:血液、分泌物含有病毒,即具感染力。在蘇丹有30%的第一線此類疾病之醫護照顧人員被感染。而有緊密接觸之家庭成員則無受感染之個案。在病徵出現後之第61天,仍可自精液中發現伊波拉病毒。但第76天則無病毒之存在。 病毒疫苗 伊波拉病毒的疫苗在最近動物試驗的結果中顯示出新的疫苗可以成功的保護猴子不致招受感染。這個新的進展為人類疫苗的產生以及治療出現了一線曙光。新的疫苗實際上對於三種病毒都能提供保護。新的疫苗結構主要有兩個部份:一是三段裸露來自於病毒的DNA,其二則是三個月後給予來自於修飾後腺病毒的促進結構,其目的在產生伊波拉病毒的蛋白。疫苗的產生給予對伊波拉病毒感染的治療上有著很大的意義,諸如抗體的存在能否有效的被純化與應用在新感染病人的身上,給了很大的希望空間。未來研究人員希望能對每一型的病毒都有純化的疫苗可供使用,對於疫苗的開發則希望在數年內可以完成。 號外 美國賓州大學人類基因治療協會威爾森博士表示,研究小組首將伊波拉和感冒病毒的蛋白取出,然後把這些蛋白注入一種內部結構已遭破壞的愛滋病毒裡。而後將此種帶治病基因的病毒感染肺細胞,以便傳送治療基因去替代致病的基因。 威爾森又說,使用此法有兩個好處,其一為伊波拉襲擊肺部著稱,最易於侵入並停留在肺部細胞,而囊腫性纖維化病症患者的肺細胞通常遭受侵襲的程度最為嚴重。其二為囊腫性纖維化病是基因突變的病症最適合進行基因療法,以好基因來取代患者體內病變的壞基因最為理想。 研究人員將此法運用在老鼠肺部的實驗已經成功,但若要在人體進行臨床實驗仍有很多問題待克服。 參考資料 .tw/b/retro/Ebola.asp /news_details.html?news_id=292? ? /cna/010302/i13_b.html??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