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秋兴八首(一)
秋兴八首(一) 杜 甫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解题 1、兴:情怀。此解作动词:感兴(感物寄兴)。秋兴:因秋以感兴。 2、兴:解作名词,情怀。 秋兴:秋日的情怀。 二、写作背景 时间:大历元年(766)深秋,作者55岁。 地点:夔州(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市,巫峡所在地。 背景:杜甫759年弃官,漂泊客居于秦州、四川。因西川节度使严武去世,于764年离开成都,欲尽快出峡东归,未料又在夔州一带滞留两年。 当时蜀地战乱不息,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写成这一组七律,故曰《秋兴》。 三、原文解析 1、首联:写总体景象。点出时间、地点,显凄凉萧瑟秋景之概貌。 2、颔联:分写上下。下:波浪连天,暗喻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 上:风云接地,象征国运暗淡和心情沉闷。合而为一,将“气萧森”具体化。前两联气氛感伤,气象阔大。 3、颈联:写滞留异乡的悲愁忧伤,牵系故园的款款深情。 4、尾联:写由刀尺、暮砧引发的游子思乡、漂泊无依之感。 四、作品内容与主旨 内容:秋景,思乡,忧国。 主旨:愁—悲秋: 1、悲自然之秋:秋气肃杀,万物凋零。 2、悲人生之秋:人到暮年,漂泊异乡。 3、悲国运之秋:历经动乱,风雨飘摇。 五、作品评解 1、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 作为八首诗的开场白,这第一首诗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情感和基调,统领八诗。 2、如何从总体上理解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江间塞上,状其悲壮,气象雄浑阔大,又寄托遥深。 后两联极写悲愁忧伤情怀,有统领八章之魂。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刀尺、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情感、风格沉郁顿挫。 六、思考题 1、《秋兴八首》(其一)的内容与主旨。 2、如何理解浦起龙《读杜心解》的“《秋兴八首》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 ? 3、如何从总体上理解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背诵全诗。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