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用钱塘湖春行.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课用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叙事诗中 :《琵琶行》、《长恨歌》极为著名。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 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写得春意盎然,恰到好处。 解释诗中划线词的词义: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 2、乱花渐欲迷人眼 ( ) 3、浅草才能没马蹄 ( )( ) 4、最爱湖东行不足 ( ) 解释诗中划线词的词义: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向阳的树 ) 2、乱花渐欲迷人眼 (五彩缤纷的花) 3、浅草才能没马蹄 ( 刚刚 )(遮没 ) 4、最爱湖东行不足 ( 不够 ) 问题探究 诗歌写了西湖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我们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春天这一阶段的词语,并加以说明? 举例说明本诗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 (1)《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的春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钱塘湖的春景是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丽春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他所用的“几处”与“谁家”都是有分寸的。因为那时是早春时节,并非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春燕衔泥。这样来写,反而使诗句更加生动。 (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的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用词具有表现力角度加以品析。 答: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争”字最妙,妙在何处? 写出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赋予了早莺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莺的活泼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当时的喜悦之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细细品味揣摩:请同学们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的春景,比一比,谁听到的声音最多。 和尚撞钟的声音,春天的鸟叫声,风声 ,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马蹄轻快的脚步声 ,白居易正在吟诵《钱塘湖春行》 ,迎春的人儿在西湖边轻歌曼舞,或细语呢喃,或洗衣浣纱,孩子们则在嫩嫩地,绿绿的草地上欢快的叫着、跑着,估计他们正在欢天喜地地追着天上的风筝,也许还在地上打着滚儿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黄四娘家花满蹊(xī),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ún)欲上时。 应怜屐(jī)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课外拓展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