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学院《中药鉴定学》10-6-小茴香.pptVIP

湖北中医学院《中药鉴定学》10-6-小茴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显微鉴别 粉末: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6-30um,垂周壁念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 草酸钙簇晶少数。 石细胞。 【成分】  果皮中含山茱萸苷,熊果酸,马钱苷、獐牙菜皂苷。 【理化鉴别】 TLC检马钱苷。 【含量测定】 (2010)HPLC测定含马钱苷不得少于0.60% 。 成 分   连翘(Fructus Forsythiae) 【来源】 为木犀科 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果实 【产地】 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 果实初熟,颜色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熟透的果实,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性状鉴别 呈长卵形或卵圆形,稍扁,长1.5~2.5cm,顶端锐尖, 表面有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一条明显的纵沟。 青翘多不开裂,绿褐色,种子多数,细长,一侧有翅,黄绿色; 老翘自尖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 微有香气,味苦。 “青翘”以色较绿、不开裂者为佳,“老翘“以色较黄、瓣大、壳厚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片: 外果皮为1列表皮细胞,被角质层,外壁及侧壁增厚。 中果皮外侧薄壁组织中散有维管束。 中果皮内侧为多列石细胞,长条形、类圆形或长圆形,壁厚薄不一,多切向排列成镶嵌状;并有成束的厚壁纤维存在。 内果皮为1列薄壁细胞。  果皮中含连翘酚(forsythol)、连翘苷、连翘酯苷等。  连翘酚等为抗菌成分。 初熟青翘含皂苷约4.89%、生物碱0.2%。 【成分】 【理化鉴别】  TLC检连翘苷。  含量测定(2005)HPLC测定含连翘苷不得少于0.15% 。 巴豆 Crotonis Fructus 为大戟科 巴豆Croton tiglium L. 果实 来源 巴豆 原植物 性状鉴别 呈卵圆形,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 一端平截,一端有果柄痕。 表面有6条纵线。 剥开果皮后,有3室,每室含种子l粒。 种子呈略扁椭圆形,背面隆起, 性状鉴别 种子一端有种脐,其上具细小突起的种阜(易脱落);另一端有圆点状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1条纵直的种脊。 剥去种皮可见种仁外被1层银白色薄膜(内种皮), 内胚乳肥厚,淡黄色,油质, 子叶2片菲薄。 无臭,味辛辣。有毒。 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 (巴豆油) 40%~60%:油酸、亚油酸、肉豆蔻酸、花生酸、棕榈酸、硬脂酸、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顺芷酸等的甘油酯; 油中含强刺激性(泻下)和致癌成分,为巴豆醇(phorbol)的十多种双酯类化合物。 含蛋白质,其中包括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素(crotin)。 含巴豆苷(crotonoside) 。 鉴别 TLC 以巴豆对照药材为对照。 用索式提取器加乙醚提取脂肪油,挥干溶剂,干燥,脂肪油不得少于22%。 (2010): HPLC测定巴豆苷不得少于0.80%。 功效 辛,热;有大毒。 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 。 巴豆霜 巴豆霜用制霜法制备或加淀粉稀释。 巴豆霜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 脂肪油含量为18.0-20.0% HPLC测定巴豆苷不得少于0.80%。 小茴香 Foeniculi Fructus 茴香 原植物 为伞形科 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 果实 来源 产地 采收加工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后,打下果实。 性状鉴别 双悬果呈长圆柱形,两端稍尖,长4~8mm,宽1.5~2.5mm。 基部带小果柄,顶端残留花柱基。 表面黄绿色,光滑无毛。果实极易分离成两个小分果。 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5条微隆起的纵棱线,腹面稍平, 气特异芳香,具甜香气,味微甜。 显微鉴别 分果横切面: ①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 ②中果皮接合面有2个油管,在背面棱线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 纵棱处有维管束,其周围有木化网纹细胞。 ③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细胞群呈镶嵌状排列。 ④种皮细胞扁长,含棕色物质。 ⑤胚乳细胞多角形,含众多糊粉粒,每个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粉末: ①木化网纹细胞具卵圆形壁孔。 ②油管黄棕色,分泌细胞呈扁平多角形。 ③内果皮细胞镶嵌状,5~8个狭长细胞为1组。 ④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壁颇厚,含多数糊粉粒,每一糊粉粒中含1细小簇晶。 成分 含量 含挥发油约3%~8%(称茴香油): 反式茴香脑(trans-anethole)50%~78%、α-茴香酮(α-fenchone)18%~2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