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牡丹池山植物介绍.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牡丹池山植物介绍

牡丹池山植物介紹 文、圖/凌明裕 牡丹社的排灣族語 sinvaudjan 是割除豆科的葛藤攀附,同時內含 屯墾之意,意味著新局面的開拓,也有新的期望。另一說法音近日文 牡丹(Botan)而得名,或以鄉內盛產植物「野牡丹」美麗鮮豔特色而命 名。早期排灣族的 paliljaliljau 群中,有牡丹社、女仍社(tjaljunay) 、 牡丹中社(tjakud Daku Dal)形成牡丹社群文化體。最早牡丹社群祖先 來自茄芝萊社和內文社,還有屬於斯卡羅族的龍鑾社,所以牡丹社群 由排灣族與斯卡羅社所組成,創立時間約十七世紀中葉。 壁上的圖像→ 1871 年 10 月 18 日(明治四年,同治十年) ,一 開車走台 1 線,至楓 艘琉球國宮古島向那霸上繳年貢的山原號,回航 港連結台 26 線,在車城 遇颱風至九棚灣登陸,船上 69 名乘客,溺死 3 改走 199 線道,經四重溪 人,66 人上岸,其中 54 人慘遭高士佛社原住民 及石門至 15.03K ,右轉水 殺害,其餘 12 人由漢人楊友旺、楊阿才營救,送 泥道路,0.05K 是新保將橋, 拎壁龍 回福州琉球館乘船歸國。1874 年(清同治十三年)5 0.4 公里是牡丹池山登山口。植物觀察路線屬於發 月 8 日,日軍於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5 月 射台步道。 18-21 日互有傷亡;5 月 22 日,日軍佐久間左馬 登山口(232191,2452741, 海拔 295 公尺)— 牡 太中校率領 150 人抵石門,殺死牡丹社酋長阿祿 丹池山發射台(232767,2452460 海拔510 公尺) 古父子等 30 人。牡丹社事件造成清朝於 1875 年 屬相思樹植物社會…………………………… 設置恆春古城, 1879 年日本正式併吞琉球國, 牡丹池山的排灣族語 tjavavaud ,意指很高的 1894 年甲午戰爭,清朝割讓台灣。2005 年 6 月 山,山頂設置一座電信發射台。全長 3.4 公里, 16-19 日牡丹鄉鄉長林傑西率領遺族代表 10 人, 登山口至牡丹國小上來的叉路口, 1.6 公里花費 前往日本沖繩縣宮古島拜訪,為殘酷流血的牡丹 40 分鐘,至發射台 1.85 公里,花費 1 小時 31 分。 事件,劃下和平休止符。 起點是牡丹高幹 148 右分 10 號電線桿,全程皆產 ↓牡丹池山發射台 業道路,林道兩旁皆為相思樹,樹上常見大果藤 榕與拎壁龍附著;後者幼株綠色,藤蔓節間著生 附生根,藤身纏繞又叫風不動藤,2 月結果,懸 垂白色如白飯樹果實狀,晶瑩剔透。登山口常見 植物,次生林人為栽種檳榔、芒果、西施柚、綠 竹、蓮霧及一片南洋山蘇。偶見檳榔樹林下蘭嶼 常見的蘭嶼觀音座蓮,二回羽狀複葉長達 2 公 尺,展延狀如巨大地生的筆筒樹。優勢種有九芎、 樹杞、羅氏鹽膚木(寄生五倍子蟲癭) 、細葉饅頭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