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性学习成果如何将纸桥搭建得更稳固学校:青岛61中班级:八年级
研究性学习成果
如何将纸桥搭建得更稳固
学校:青岛61中 班级:八年级四班 组长:张含之 组员:李黛玥
指导老师:孟宪涛 联系电话
研究目的:研究出最稳固的纸桥搭建的方法
研究背景(要求):每个纸桥用一张A4纸和标签纸构成;不用制作桥墩,桥墩统一;桥身与桥墩相接的地方不可以使用标签纸;两个桥墩相距30厘米以上,承受的硬币数乘2,两个桥墩相距40厘米以上,承受的硬币数乘3;桥身与桥墩重叠的地方不可以放置硬币。
研究过程:设计多种方案,在每个纸桥上放一角硬币,哪一个承受的硬币最多,即为纸桥最稳固的设计方案。
研究方法
方案一:
将A4纸的一角折起,做出高约2厘米的三角形,沿着这个三角形不断地向前折,最终折成梯形,再将梯形的两端向内折,使之成为一个长方体,再用标签纸粘贴住折叠完成后桥身上的三角形。
方案二:
将A4纸的长边向上折约2厘米,再将纸翻过来,按照先前的折痕再次折叠,再将纸翻过来,按折痕折叠,如此反复,折完后,用标签纸将纸桥的四面粘贴。
方案三:将纸横着裁成三等份,将每一份都卷成细卷,要卷紧,用标签纸定性,使其不会散开,再将三个纸卷用标签纸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研究成果:每个纸桥作完承重实验之后,发现第三种方案所承受的硬币最多,因此,第三种方案即为纸桥最稳固的搭建方法。(表格依据见下页)
附件一 三种方案所承受硬币的数量
2010年7月23日
附件二 三种方案纸桥图片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附件三
小学三年级同学关于纸桥的作文
一座神奇无比的纸桥
作者:金泽宇 采荷一小教育集团三(3)班
一张白纸做的桥上能放一本书吗?当然能,我这就告诉你怎么做.
老师先拿出一张雪白的纸,然后问大家:“这是一张怎么样的纸?”大家七嘴八舌,有的同学说这是一张很轻的纸,被风一吹就飘起来了;还有的同学说这是一张完好无损的纸。可是,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搭一座纸桥。用这张纸作桥面,用两个铅笔盒当桥墩,还要在纸桥上放一本书,要使这个桥不会塌下来。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呢!竟然有的同学叫起:”这太简单了,小菜一碟!“我半信半疑。老师把纸发下来了,大家就纷纷地讨论起来。我先把桥造好,然后放上一本书。哼!桥果然塌下来,我纳闷地想:非得要像赵州桥一样这么坚固吗?不可能的!
过了一会儿,老师让几个同学上去表演。同学们有的是靠铅笔盒撑住的;还有的是用水杯撑住的。结果谁也没有成功。大家还在想:到底该怎么办?肯定不会成功的!要是李春在这儿的话,我们就不愁了。
正当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老师说:“我行!”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老师做手脚。只见老师拿出同样的一张又白又轻的纸,把它先对折,然后象折扇子一样把纸折得密密麻麻的,然后放在两个铅笔盒中间。接着,她小心翼翼地在纸桥上放上一本书。啊!桥居然没有塌下来。奇迹,真是奇迹!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把纸折成M形的时候,纸就会加厚,承受力会越大。啊!还真神。
上完课,我就回家了。我发觉今天的白云比以往更白,蓝天比以往更蓝,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桥梁结构研究
一.引言
桥梁作为一跨越结构,其造型千姿百态,这主要受其跨度、材料、荷载几大因素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人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是审美趋向的影响。只是一些杰出的桥梁工程师,他们利用自己对工程结构的深刻理解,大胆、执着、创造性地设计出许多伟大的桥梁(式),如林同炎设计的反吊桥、曲线斜拉桥、展翅梁桥及预应力钢桥等。对桥式进行科学的分类、评价,并寻找新的桥式,是桥式最优设计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结构方案
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因为在结构设计中,无论多么完美的结构计算都无法弥补经结构构思而形成的结构方案中的不足,相反,良好的结构方案却能够部分弥补结构计算中的不足。由此可见结构构思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小组作了桥梁结构的。
三.桥式评价
①6类桥式均能满足桥梁功能的要求;
②所有桥式在主要受力面内能够满足几何不变性,但在横向,索桥表现为一软化结构,尤其是悬索桥;
③U型桥一般不存在失稳问题,而拱桥存在失稳问题,索桥存在动力失稳问题;O型的表面不易承受重物。
④拱桥与索桥传力路径简捷,应力较均匀,适宜大跨桥梁,但U型桥传力不简捷,应力不均匀,不适宜较大的跨度;
⑦现在用得最多的斜拉桥,我们发现有一显著的缺点:水平加劲梁承受轴向压力,跨度越大,距塔根越近,压力就越大。这是斜拉桥跨度至今未超越千米大关的主要原因。
四.附言
附表
材料(A4 纸)
跨度(cm)
承重(g)
承重/跨度
平板桥梁
13
6
0.46
拱形桥梁
13
28
2.15
O形桥梁
13
98
7.54
U形桥梁
13
134
10.31
复合形桥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级社工法规四色讲义-完整版全189页 .pdf VIP
- 17K408:散热器选用与管道安装.docx VIP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物理四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pdf VIP
- 合信 COTRUST科创思CTSC-200系列用户手册V1.40.pdf
-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VIP
- 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专用.ppt
- 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每年10万吨(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DB14Z 1-2025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上海市.doc VIP
- SR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全套表单 OK.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