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散文--雪域高原的坚守者
* 雪域高原的坚守者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他们就是胡忠 谢晓君夫妇,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用12年的坚持,诠释着人间大爱。 爱心缘起:雪域高原的考察 2000年,胡忠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于是,他便动了支教的年头,他带着妻子前往当地考察,当地的艰苦状况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看着简陋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水平,孩子们那充满渴望的眼神,他们的眼睛湿润了。就是这次考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支教决心。 雪域高原的坚守者 2000年盛夏,胡忠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踏上了高原,来到了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开始了支教生涯。 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谢晓君也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到了这里支教。 爱心坚守:高原支教12年 学校里的孩子很特殊,都是孤儿,为了使这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胡忠、谢晓君夫妇设立了两步目标:第一步,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与关爱,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第二步,通过知识文化的熏染、品行习惯的培养,逐渐使孩子成为人格独立、思想健康、文明知礼、感恩社会、立志图报的生活强者。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夫妻俩心甘情愿当起了孩子们的“阿爸”、“阿妈”,他们努力将学校办成了一所“家庭式”学校,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娱同乐,细心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随时随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实现第二个目标,胡忠、谢晓君夫妇将学校从家庭式管理转型为制度式管理,依“法”治教,从“严”治教,让学生们从散漫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为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成为生活的强者。 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保姆。 从2000年来到西康福利学校,胡忠在高原上坚守了12年,却仅仅回过家5次。然而,他经常这样说:“如果学校需要我,我会继续呆下去;如果不再需要,我想回去尽一下孝道。” 胡忠夫妇给自己的选择加了一个期限,那就是一辈子,他们始终坚守着初衷:来高原的理由十分简单,就是为了把那群孩子教出来,实实在在地为这里的孩子们做些事,实实在在地为这里的教育帮点忙。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