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第三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第一节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一、工业化的含义 二、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三、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工业化的含义 1.狭义的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含义 2.广义的工业化 一、工业化的含义 3.广义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一、工业化的含义 4.工业化与产业革命的关系 一、工业化的含义 5.工业化与技术革命的关系 二、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1.核心指标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中期后半阶段 三、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农业发展 (3)具有较强的联系效应 (4)有利于资本形成 (5)提高总量生产率和加速经济增长 第二节 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模式 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三、混合型工业化模式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1)它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市场竞争机制是要素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3)借助于奴隶贸易等形式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4)工业化进程一般采取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交通运输和其他产业部门的顺序。 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 2.主要类型 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经济体制特征: 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即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和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显著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 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 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外延方式,不注重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 采取进口替代战略。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都以建立国有企业为主要依靠 三、混合型工业化模式 采用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的不同特色,混合而成,实际上是前两大对立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各种中间发展形式,其中多数可称之为某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其特点是几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基本是自由经济制度,但受政府计划的调节,传统因素特别是军队在稳定经济与社会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 主要代表有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印度模式和埃及模式等。 东亚工业化模式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与亚洲 “四小龙”的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尤其指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 东亚模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2)较强的政府干预 (3)发展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 (4)重视科技和教育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第三节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平衡增长理论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四、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一、平衡增长理论 二、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 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希曼。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 局限性:这种理论过于看重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忽视了各部门之间的互补性,低估了产业或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来考虑增长问题,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宜于采取不平衡增长战略;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平衡增长战略又势在必行。 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四、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1.区域发展理论 四、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2.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路 四、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3.中国的区域发展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四、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的对策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1.城市化 2.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和特征 3.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1)城市贫困化 (2)城市失业 (3)城市环境污染 (4)城市的社会问题 四、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的对策 ①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控制城市规模。 ③实施城市分散化计划。 ④改变偏重城市的倾向,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 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世界各国主要的工业化模式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区别和联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兴起于二战后的欧洲大陆,主要有两个研究思路: 一个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个是从区际经济角度进行分析,侧重研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与协调问题。 传统经济下的平衡发展状态 现代经济下区域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 观察案例小班午睡记录与分析.docx VIP
- 最新高考英语3500单词快速记忆法(联想记忆).doc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pt VIP
- 筝韵系京腔,古乐传今声——筝曲《夜深沉》《戏韵》探析.pdf
- 个人血糖监测记录表.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教育学 (王道俊 郭文安) (Z-Library)_4.pdf VIP
- 创新管理(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章节测验及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