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宋儒杨慈湖与道家思想之关系-暨南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85期
No.6 2014 Jinan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No.185
论宋儒杨慈湖与道家思想之关系
赵灿鹏
(暨南大学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宋代大儒杨慈湖与道家思想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他对先秦道家老子、庄子学说的批评与肯定;
由其晚年所撰青词,可以见出他对道教科仪的娴习,及在道教斋醮活动中汲引儒家义理,援心学入道的努力;值
得注意的是,慈湖曾长期讲求内丹修炼,《慈湖遗书》所收《内丹歌》为其自述之作,表现了他在内丹修炼方面真
实深湛的体验。慈湖的案例表明,儒、道两家在身心体验、证悟境界等方面,具有沟通、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性。
[关键词] 杨简;慈湖;心学;道教;内丹学
[中图分类号] B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14)06-0011-07
杨简(1141—1226),字敬仲,号慈湖,卒谥 之父杨庭显,晚年受陆象山指点启发,“大然之,
[2]卷二八《杨承奉墓碣》,326
文元,慈溪(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于是尽焚其所藏异教之书” ,
人。他曾从学于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 可知其壮岁留心佛、道二教,为显然之事实,家
1139—1193),是象山之后陆学的代表,南宋后 训中亦可见出佛、道思想之痕迹。慈湖成学过
期最有影响的儒学人物,其心学思想是宋代理 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他幼承庭诰,此种出入
学的重要内容。明代弘治(1488—1506)、正德 于佛、道之间的印记,在他身上多有表现。对慈
(1506—1521)以降,与阳明学的兴起同步,慈湖 湖心学的理解,似不可略去这一部分不表。本
心学得以复兴,盛极一时,影响极大,故其意义 文拟就慈湖与道家思想之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1] 我们先来看他对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态度,再
不仅限于南宋,而且贯穿明代后半部儒学史 。
尽管慈湖在儒学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谈他与道教之关系。
①
位,但是过去不太受到学者注意 ,迄今学界的
研究尚多薄弱之处。关于慈湖学术思想的内容 一、老子、庄子
意义及展开过程,多语焉不详,如其与道家思想
之关系,在已往的研究中较少受到注意。慈湖 慈湖对老子思想有尖锐的批评,主要在形
[收稿日期] 2014-04-14
[作者简介] 赵灿鹏(1973—),男,云南洱源人,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文献与中国思
想文化史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家艺术精神与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研究》(批准号:13BZW030)。
① 关于慈湖生平与思想的专著,在2010年之前,仅有郑晓江、李承贵先生合著《杨简》(台北市: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一部。值得欣
慰的是,近年先后有李承贵、李旭先生合著《大家精要:杨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张实龙先生著《杨简研究》(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张伟先生主编《慈湖心舟:杨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著作出版,而且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内外已出现十余篇有关慈湖心学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慈湖心舟:杨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书中,
载有钱茂伟先生《近三十年海内外杨简研究的学术史考察》一文,对慈湖研究史作了较为详细的回顾,可以参看)。此外,董平先生
主持的《杨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