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自燃煤层煤柱开挖防灭火技术概述.doc
易自燃煤层煤柱开挖防灭火技术概述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建国以来,煤炭一直以来都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上世纪 50 年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大于 90%;随着大量油田的开发及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中的上升,60 年代以后,煤炭所占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占有 75%左右的份额;直至上世纪末,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稳定在 70%左右[1]。虽然近两年煤炭行业的萎靡及大量直接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思索,但鉴于对我国油田开发的研究及石油在能源供应方面的各种不利因素,因此,权威部门预测未来煤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依旧重要[2]。2008 年开始,全国范围内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特别是在煤矿大省山西,曾先后关闭了约 1500 个落后矿井,矿井总数由 2600 座减少到1053 座。但是,原小煤矿采煤方法主要采用柱式开采体系,甚至是原始落后的峒式开采体系,由此造成水平划分和采区界限不明显、通风系统复杂、开采效率低、巷道问题突出、回采率很低(一般均为 20%左右,甚至仅为 10% )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为改变这种落后局面、提高煤的回收率,整合后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改,而回收残留煤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煤层自然发火十分严重,已成为引起煤矿事故和灾难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对我国 84 个矿务局煤矿的统计,煤炭自燃约占井下火灾的 70%,自然发火严重的矿区达 80%~90%。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正在开采的煤层中,约50%左右有自然发火倾向,自然发火期最短的只有 20 天;国有重点煤矿中,存在自然发火倾向的矿井占 55%,由煤自燃形成的火灾隐患约 4000 次、火灾约为 360次,煤矿井下至今残存火区近 800 个冻结煤量达 2 亿多吨;全国已采综放面自燃火灾发生率为 82.7%,其中采空区火灾占 36.3%,巷道火灾占 63.7%[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多年来针对煤炭自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煤自燃机理、煤自燃特性测试、煤自燃预测预报等。煤自燃机理研究方面,自十七世纪开始研究探索煤自燃问题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学说来阐述煤炭自燃,其中主要有 P1oit 和 Berzeliu 提出的黄铁矿作用学说、Potter.M.C 于 1927 年提出的细菌作用学说、1940 年前苏联学者特龙诺夫提出的酚基作用学说、自由基作用学说[11]、电化学作用学说[12]、氢原作用学说[13]、基团作用理论[14]以及煤氧化合学说[7]等十余种。煤氧复合学说[15]认为,由于煤在室温下首先与空气中的氧相互作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发生氧化自热,低温氧化并自动加速,当氧化产生的热量积聚又不能及时散发时就导致煤自燃。该学说已被广泛认同,一方面,煤氧复合作用学说阐述了煤自燃的主要参与对象就是煤与氧,同时煤氧复合作用学说也基本涵盖了其他学说观点。酚基作用学说、自由基学说、黄铁矿学说等虽可解释一些煤炭自燃现象,但都具有片面性,煤氧复合学说在某一侧重面上的阐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对煤自燃的机理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16]。(1)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煤自燃机理[17-19]。例如,舒新前等采用这种方法研究认为煤炭在低温氧化阶段遵从阿仑尼乌斯定律。(2)从煤的活化能入手研究煤自燃机理[17-20-22]。例如,TeVrucht 采用 FTIR 检测脂类 C-H 吸收峰强度的变化计算出了煤氧反应的活化能和速度常数。(3)从煤分子结构模型入手研究煤的自燃机理[23-28],提出了不同的煤分子结构模型。例如,. C) 提出细菌导因学说[15,17]。该学说认为,由于煤体中普遍存在细菌,细菌导致煤体发酵,同时放出一定热量,热量积聚使得煤体自燃。同时 1951 年,波兰学者杜博依斯(Dubois. R)等人在考察泥煤的自热与自燃时发现,随着煤体中微生物增长,煤体中通常伴有放热的生化反应。然而,英国学者温米尔与格瑞哈姆( Graham. J. J)在实验室研究表明,真空中处于 100℃容器中长达 20 h 具有强自燃性的煤体,虽所有细菌都已死亡,但煤的自燃性并未减弱,因此,细菌作用学说无法解释煤的自燃机理。
.
2.2 煤层开采
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多种多样,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缓斜、倾斜和急斜煤层可采储量分别占 86.3 % 、10.1%和 3.6%,这种煤层多样的赋存条件导致我国采煤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58]。20 世纪中期,我国采煤方法主要分无支撑的穿酮式和高落式回采两种,随着截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的使用,逐渐形成了以长壁式为主的采煤方法。1964 年,浅截式滚筒采煤机在我国成功使用。1977 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政府法规要求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doc
- 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外商并购机遇.doc
- 政府采购方法的选择、适用与程序设计.doc
- 政策调控风口浪尖 市场控制房价上涨.doc
- 敏捷供应链的竞争优势.doc
- 敏捷供需链及其管理.doc
- 敏捷供需链管理系统的可重构性研究.doc
- 敏捷制造环境下虚拟产品的协同设计模式.doc
- 敏捷管理理念在软件研发项目之应用研析.doc
- 教务系统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doc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安全篇2024版)ppt230页.pptx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解读.pptx
- 2025年《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专题培训》ppt120页_1230.pptx
- 中建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方案、资料目录策划编制要点ppt75页.pptx
- 某项目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应用成果介绍75页_5843.pptx
- 2025年中国风筝无人机LED夜光编队编程师应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doc
- 临床器械实验培训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docx
- 中石化《两个责任》解读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