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壳低速层的物理性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PDF

青藏高原地壳低速层的物理性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地壳低速层的物理性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y Vol . 19 No . 1 ,2000 J an . ·研究成果 · 青藏高原地壳低速层的物理性质 1 2 2 2 1 1 1 顾芷娟 ,潘裕生 ,周  勇 ,吴春明 ,俞  历 ,宋长青 ,陶京岭 ( 1 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2 中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 ) 摘要 :在相当于青海 —西藏高原地壳低速层埋藏深度 20 ~30 km 的压力条件下进行了角闪岩的变形实验 。 实验表明 ,当加热到 800 ℃、1000 ℃时 ,角闪岩出现塑性变形 ,并进入稳定蠕动应变状态 。由于岩石的塑性变 形 、弱化和强度的减小 , 以及从岩石中脱出的水的参与 ,这个带就成了地壳中的薄弱层和低速层 。 关  键  词 :角闪岩变形实验 ;青藏高原 ;地壳低速层 ( ) 中图分类号 :P5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0   上新世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为 500 ~1 000 m , 纵向上高原地壳分层特征明显 ,地壳深处 20~ 而现在则约为4 500~5 000 m ,可见青藏高原的真正 30 km 处普遍存在波速为 56 ~57 kms 的低速层 隆起发生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形成之后 。青藏高原 ( 图 1 、2[2 ] ) ,它把高原地壳分成上 、下两层 。上部地 第四纪以来的这种强烈隆升原因非常复杂 , 目前比 壳以脆性 、韧性形变特征为主 ,主要通过平面上数条 ( 较一致的看法是 ,与高原异常地壳厚度 平均厚度约 规模不等 、强度不同的深大断裂 , 以上陡下缓的铲式 60~70 km) 的形成有关 ,其次是均衡补偿作用 ,导致 断层形式来完成地壳的逆掩推覆 ,使其重叠加厚 ;下 抬升隆起[ 1] 。 部地壳则以韧性和塑性流变为形变特征 ,通过挤压 中新世以来 ,高原地壳大约缩短了一半 ,厚度则 褶皱叠覆或叠瓦状韧性剪切带完成物质的缩短和垂 增加了一倍 ,地壳的这种缩短加厚是通过分层变形 直加厚 。这个低速层不但能把高原地壳分成具有不 进行的[ 1] 。 同形变特征的上部地壳和下部地壳 。成为上 、下地 图 1  羊卓雍湖至亚东地壳结构图 Fig. 1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