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风筝》新

风筝 整体感知课文 1、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文中的词回答。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3、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思路,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4、本文采用的是哪一种记叙顺序? 2、“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的作用 本文围绕风筝主要写了三件事。 一是:“我”少年时虐杀了弟弟的风筝梦; 二是:“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 三是:“我”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8.“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7.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 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9.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 表达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要用科学思想指导) 10.末段的语句怎样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艺术特色 1.意蕴丰富 深刻 2.构思精巧 本文以“风筝”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亲切、真实。 3.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这首尾的照应是由实而虚由北京的风筝而想起故乡的春天; 又由虚而实,由回忆中的春天进入现实的严冬。 4.语言精当 联想作为一种写作方法,指在写某事物时又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按一定方式写进文章。包括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因果联想、假设联想等。本文用了相关联想,它指以某一事物作引子,引起与此事物有关的事物的联想。如:《风筝》由看到冬季北京的风筝,展开联想,引起如何扼抑童年弟弟放风筝的往事的回忆。 5.联想的运用 讨 论 3、想想现在有没有受封建思想毒 害的现象? 1、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 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 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不少玩 具吧?选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 2、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 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 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鲁迅 善于自责和反省是一种美德 责任意识 不仅表现了我个人的悔恨,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表示了对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文章用了哪些方法表现人物的? 惟妙惟肖展动作 细致入微描神态 微妙复杂表心理 学海拾贝 * * * * * *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龙 红蜻蜓 鲁迅怎么看待放风筝呢? 风筝 鲁迅 风筝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