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土地貌与气候环境(李开超)
二、黄土粒度曲线与气候记录 当气候干旱寒冷时,沙漠戈壁扩张,强劲的冬季风将粉尘物质带的更远,黄土高原接受的粉尘颗粒更粗一些。当气候温暖湿润时,冬季风减弱,黄土高原接受的粉尘颗粒较细。因此,黄土剖面颗粒的变化反映了气候环境变化,黄土粒度变化曲线可以视为气候变化代用指标。 宝鸡剖面粒度变化 第七章 思考题 1.中国黄土地层划分方案。(岩石地层划分、磁性地层划分) 2.为什么中国不同区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既具有可对比性又有发育程度的差异。 3.黄土磁化率曲线气候代用指标的含义及黄土磁化率物理意义。 4.黄土粒度曲线气候代用指标及意义。 5.东亚季风形成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关系。 1、? 6第四纪全球气候特征及中国黄土气候环境记录 1、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An Zhishang et al. Evolution of Asian monsoons and phased uplift of the Himalaya-Tibetan plateau since late Miocene times.Nature, 2001,411(3):62-66 3、丁仲礼,刘东生,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一)黄土地层.第四 纪研究(1),1989: 4、刘东生,丁仲礼,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二)古气候与全球变化.第四纪研究1990:(1),1-9. 5、丁仲礼,余志伟,刘东生,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三)时间标尺.第四纪研究,1991:(4),336-348. 6、岳乐平等,中国黄土古地磁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 黄土地貌与气候环境 中国黄土地貌与地层 中国黄土的气候环境记录 本章要点 中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特的自然景观,中国黄土记录了丰富的气候、环境信息。黄土高原地区在早更新世,甚至在上新世晚期,由于季风作用加强,中国北方开始接受粉尘堆积,形成红粘土和黄土。 黄土层中的古土壤 中国黄土分布面积约为631000km2,约占全国领土面积6.6%,主要分布在北纬33o-47o、东经75o-127o之间。黄土高原分布于甘肃兰州以东、山系太原以西、秦岭以北、陕北长城以南,面积达275600km2,黄土厚度达200-500m。 中国黄土分布 中国黄土分布 黄土塬 中国黄土地貌与地层 黄土墚 黄土梁 早期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地形较平坦,地势亦不高。受青藏高原隆升(现代海拔平均4000-4500米)的影响,,黄土高原地区逐渐抬升1000-2000米。随着高原的抬升、黄土区河流下切,较为平坦的黄土塬受到侵蚀,长形的残留塬形成黄土墚、圆形的残留墚形成黄土峁。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黄土峁 黄土峁 一、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 刘东生先生将中国黄土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 (3)午城黄土( L15-L33或L15-L43 ) ;2.45-1.15Ma) 早更新世早、中期黄土地层,它的标准命名地点在山西隰(xi)县午城柳树沟,黄土颜色较红,结构致密而坚实、块状、质地均匀、大孔隙少,粘粒含量较高、含具块状致密结构的石灰质块状或板状结核,其间夹有红棕色褐色埋藏土壤层。 灵台的午城黄土 午城黄土 离石黄土以山西离石县陈家崖为典型分布地区。离石黄土分布面积很广,厚度也大,它构成黄土高原的主要基础,为塬、梁、峁黄土地形骨架。在午城柳树沟可见离石黄土直接覆盖在早更新统午城黄土之上,呈不整合接触;它的顶部被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所覆盖或直接裸露在地表。离石黄土一般厚约100米左右。其特点是自上而下普遍含有棕红色的埋藏古土壤层。离石黄土分为上、下离石两部分。 离石黄土:L15顶—S5顶—L1底1.15Ma-0.50Ma 上离石 下离石 S5 L6 马兰黄土 马兰黄土的标准地点在北京西北丰沙东站以西23公里的斋堂村北的山坡上。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之间岩性区别明显,马兰黄土呈淡灰黄色,较疏松,柱状节理发育,无层理,易产生陷穴和天然桥。 L1底—S0底 洛川剖面的马兰黄土 洛川剖面为中国黄土的标准剖面之一,该剖面黄土厚约135m,出露的红粘土厚约15m(刘东生等,1985)。在洛川黄土剖面中,有两类颜色、结构区别很大的地层单元,一为黄土层,另一为古土壤层。黄土层一般为灰黄色,质地较均一,无明显结构;古土壤则为红色,有明显土壤结构和土壤发生层次。在地层研究中,习惯上以L代表黄土层,以S代表古土壤层。洛川剖面的上部地层清晰可分,共划分出15个古土壤层(从上到下分别以S0?S14表示);其下部则由于古土壤层与黄土层二者之间的界线不明显,早期的划分只分出6个组分,分别以WL-1、WL-2和WL-3A和WS-1、WS-2、WS-3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