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生物地理’ 学期报告期中发表 - 生物地理与自然保育研究室
「台灣生物地理」學期報告 期中發表 題目:梨的生長地空間變遷探討— 以宜蘭員山鄉為例 學生:曾靖雯 93乙 489232307 就讀科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選修課程:地理學系「台灣生物地理」 學期別:91學年度下學期 學分數:3學分 開課老師:鄭勝華 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理論架構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五節 研究區域 第二章 梨生長的自然環境與歷史背景 第一節 梨生長的自然環境 第二節 梨的引進與栽培 章節安排(續) 第三章 梨生長地空間的變遷與適應 第一節 梨生長地空間的變遷 第二節 梨生長地空間變遷原因分析(自然、人文條件等) 第三節 梨的生長適應機制 第四章 結論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這次台灣生物地理報告會想做有關梨的題目,是因為我家附近(宜蘭員山鄉)從十年前左右開始,有許多果農改種高接梨樹,也常常聽附近果農說要到梨山上去整理梨園,而且高接梨花苞也大多是從梨山上採下來平地嫁接的,雖然高接梨圍繞著我的生活環境,但我發現我對它實在不熟悉、不瞭解,我只曉得嫁接別的梨樹種的花苞,可以讓花苞長的更多,將來梨子長的更好,但是為什麼原本需在高海拔上生長的梨樹,現在可以在平地上生長,而且是什麼生長機制,讓它可以嫁接其他品種的梨樹花苞,想進一步瞭解探討梨樹如何適應生長環境的改變。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續) 希望藉由此次的研究報告,能更進一步瞭解梨的生長環境,以宜蘭員山鄉高接梨發展過程及趨勢為例,探討其形成高接梨生產區的背景與機制(自然、人文條件等),且瞭解當外在環境改變時,梨樹本身如何透過一些機制去適應這些變化,其與海拔高度、氣候、坡度等地理因素之因果關係,藉此了解台灣梨空間變遷的現象與原因。 第二節 理論架構 「梨的生長地空間變遷研究」應屬於地理學中之生物地理學門與農業地理學門的研究範疇。 (1)「以果樹栽培為研究對象的地理研究」 (geography of fruit farming): 「果樹栽培」意味著種植有果實的植物或果樹。以水果栽培為主題的地理研究範疇,不僅要涉及該果園的區位分布特性,且要考慮到會左右該果園區位分布和發展的環境、經濟及社會文化等影響因子,而且,其特殊的生態特性與環境適應的需求,也深深影響它們在地表上的區位分佈(曾琇吟,1998)。 理論架構(續) (2)「分布狀態」與「發展過程」: 此報告 以「梨的生產空間變遷」為論題,梨的「分布狀態」與梨栽培的「發展過程」其間相互關係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即意旨瞭解一現象的分布情形,並記錄其分布狀態,才能把握空間現象的分布特性,且運用於分析地理現象。(曾琇吟,1998) 理論架構(續) (3)空間規則性 如何從地表的各種現象中,尋求空間的規則性,並以此空間的規則性再來解釋其他地區的地理現象,乃是地理學研究的重要目標與方法。透過區域類型的辨認與形成區域類型的各因素間相互關係之分析,而達到空間規則性的尋求(陳憲明,1984)。本報告也以此觀點,來探討宜蘭員山鄉梨樹的發展。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相關文獻回顧: 陳憲明著,梨山霧社地區落葉果樹與高冷地蔬菜栽培之發展,地理研究叢書第五號,國地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印行,民國73年 氣溫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所以即使在熱帶、副熱帶高海拔的高原、山地也會有類似於溫帶、寒帶的冷涼氣候。在高海拔冷涼氣候區域所經營的農業一般稱為「高冷地農業」。世界各國因為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所以高冷地農業的內容也因地區而異。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續) 曾琇吟,玉井鄉芒果產業之地理研究-專業生產區的形成與運作機制,台灣師大地理系碩論,民87年 以玉井鄉為研究地區,時間流程為軸、空間觀點為面,解析玉井鄉芒果產業空間的運作機制,進而嘗試解析其現今的經營困境與預期未來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續) 余寶婷,〈台灣茶園空間變遷之研究〉,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民83年 由於台灣經濟結構改變,素以外銷為主的台茶於1980年代轉為內銷形態,此茶葉市場的轉移也引發台灣茶園空間的變遷,有水平、垂直、土地利用等變遷,台灣茶園出現北部低海拔茶區縮減,而中南部高海拔茶區擴增的空間變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YMBOL LS2208快速入门指南.PDF
- TF卡座TF-01外焊6D59系列.PDF
- TerraSAR-X卫星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 上海天文台.PDF
- TELWIN 等离子切割机.PDF
- TF-500A辊式热熔粘合机 - 同发服装有限公司.PDF
- The Leader in Engineering Ceramics 铝铸造用氮化硅成分 - Kyocera.PDF
- TIF XP-1A电子检漏仪 - 博宇电力.DOC
- TH-150 弹簧合页.PDF
- TJC - 慈溪市鑫睿电子有限公司.DOC
- TJ2 系列电磁铁块式制动器.PDF
- 小学数学课堂人工智能教学实践与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期效应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数学思维训练教学资源动态定价与优化配置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金融科技企业合规性监管政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量子通信技术在金融信息安全传输中的性能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程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学科学智能教育平台用户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