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欧洲联盟法:法律与体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洲联盟法:法律与体制

歐洲聯盟法:法律與體制 第一部分:歐洲統合理論簡介 第二部分:歐盟的本質與形式 課務事項 確認選修同學 試務安排(筆試與報告等) 其他問題與討論 歐洲統合理論簡介 前言:什麼是政治理論?目的? I. 政治統合途徑 A. 聯邦主義 B. 新制度主義 C. 新自由政府間主義 II. 經濟統合途徑 A. 功能主義 B. 新功能主義 III. 社會統合途徑 A. 溝通/交流理論 B. 建構主義 政治統合途徑 聯邦主義(Federalism) - 中心思想:經由憲政措施,將功能性合作加以制度化,以建立超國家聯邦 - 統合可由上而下:因為合作機構的建立與運作,有助於共同意識成長強化,但個別國家可適度維持自治與個別認同 - 超國家機構(政治統合)可有效率協調爭議,建構有利於經濟統合的環境;但功能性的經濟統合,卻未必能促成政治統合 - 原因:政治菁英的集體政治意志與態度為統合過程中最重要變數 - 國家為統合障礙,須透過憲政措施,建立具有民意基礎的大會,才能完成歐洲統合 - 限制:(一)忽視經濟因素的力量(負面如石油危機導致保護主義,因而影響經濟統合進程)(正面如經濟統合確實促成一定程度的政治合作);(二)過度注重菁英意志,忽視其與社會認知之間的落差(如共同身分認同建構,文化與社會交流) 政治統合途徑 新制度主義(new institutionalism/ neoinstitutionalism) - 強調制度建構與運作對於統合的影響(與功能主義同) - 制度範圍包括:正式法規、非正式規範、習俗、意念、價值、文化、歷史等 - 制度會限制行動者的選項,也會影響其偏好與利益的界定(例:不同會員國的同類產業從業者,其文化與價值認同接近) - 次理論(選介): 規範制度主義:成員基於符合制度規範的「妥適行為」來行動理性制度主義:成員利用制度來在一定範圍內極大化其利益 歷史制度主義:成員行動受制於過去的制度規範與設計,機構會依照原始選擇方向自然發展 政治統合途徑 聯合理論(或融合假說)(fusion hypothesis) - 核心問題:統合動力如何隨時間成長 - 國家選擇統合來解決共同問題(來自國內公民的需求,以及全球經濟互賴等方面) - 層級困境 制度沒有隨著國家本質而改變,導致問題叢生(舊的議會憲法封閉制度與新的福利服務國家與經濟發展之間的不相容) - 決策困境 各國政府需加強合作以解決體制設計上的衝突(歐洲利益執委會 vs 各國利益部長理事會) - 國家基於共同需要,讓渡分享部分主權,進行統合來合作解決共同問題 - 儘管國家主權不太可能完全讓渡,但情勢與需求也使國家無法逆轉統合的進程 政治統合途徑 新自由政府間主義(neoliberal intergovernmentalism) - 來自雙層賽局概念:決策者同時處理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兩層賽局,互相影響,目的在極大化政治權力 (作法:在國內尋求政治支持,在國際以其國內政治需要來進行協商合作) - 主要論點:國內政治(國家與社會之間互動)形成國家偏好(需求面),政府繼而據此與其他國家進行協商議價(供給面)。政府基於理性考慮自願決定是否合作(及條件交換),而非受制度等其他因素影響。 - 代表歐洲統合主要進程的歷次重要條約,皆可由此得到解釋(皆由政府間會議協商形成初步共識,繼而擬定條約草案,再進行細部協商談判,各國領導人一致接受後,才送交各國批准) 經濟統合途徑 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 - 主張:國家無法帶來和平與福祉,需透過功能性國際組織加以取代 - 統合基於經濟需求及共同利益,由下而上逐步完成,避免主權讓渡分享等困難 - 透過功能性合作,使人民忠誠轉移(由國家至跨國企業與國際功能性組織),以達成世界和平 - 對區域統合和聯邦主義有所批評,認為其不過是擴大版的國家而已,害處依然存在 - 儘管如此,歐洲的煤鋼與經濟統合已說明了功能性統合創造福祉的需求與趨勢 經濟統合途徑 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 - 主張:經濟統合雖是推動政治統合關鍵,但兩者需互相配合 - 「外溢」效果(spillover):合作範圍將會逐步擴散,互賴程度也會因此逐步增加,達到增進個別與整體福利 - 例:煤鋼之後的經濟統合:各國基於實際利益需求而產生 - 政治經濟政策制定權仍為菁英掌控,因此菁英價值觀越接近,對統合自然越有利 - 利益團體力量越來越強,國家需要有所回應,促成功能性統合加速 例:煤鋼統合→自由貿易→關稅同盟→共同市場→貨幣聯盟 社會統合途徑 溝通∕交流理論(Communication Theory/Transactionalism) - 行動者間透過互動逐漸形塑彼此認同(民族),從而建構國家社會。 - 國家間亦透過彼此互動建構出國際社會(避戰等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