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体重度的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半经验理论解 - 长江科学院.pdf

考虑土体重度的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半经验理论解 - 长江科学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虑土体重度的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半经验理论解 - 长江科学院

  第26卷 第8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6No.8     2009年 8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Aug.2009      文章编号:1001-5485(2009)08-0054-05 考虑土体重度的条形基础极限 承载力半经验理论解 1,2 2,3 4 韩冬冬 ,谢新宇 ,窦岩嵩 (1.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土建室,郑州 450007;2.浙江大学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7 3.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杭州 310018;4.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事业部,北京 100037) 摘要:假定土体重度对滑移线场没有影响,利用滑移线方法推导了考虑土体重度的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公式,公式 中地基承载力系数N,N 和N 互不影响且N,N 与已有结果相同。利用上限定理构造了滑移线场对应的速度 q c γ q c 场,求得了该速度场的上限解。结果表明滑移线解与上限解相同,这就证明了滑移线解是上限解答。将地基承载 力系数N 同已有的其它成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此方法的误差来源,同时给出了修正公式。 γ 关 键 词:滑移线;上限;条形基础;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V471.12   文献标识码:A 难的。为了求解的方便,本文假定土体重度对滑移 线形状没有影响,在该前提下推导极限承载力的解 1 概 述 析表达式。 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是一个古老的课 题,目前求解极限承载力的方法有3种:极限平衡 2 极限承载力的滑移线解 法、滑移线法和极限分析法。极限平衡法首先假定 2.1 土体内部任一点的滑移线方程 极限状态下土体的破裂面形状,然后根据力和力矩 [1] [2] 极限状态时土体内部任一点的两族滑移线如图 的平衡来求解极限承载力,Terzaghi 和Meyerhof 1所示,若选取图1所示的坐标系,则根据塑性力学 的方法均属于此类方法,该解答只是一种近似解;滑 [3] 滑移线理论,满足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土体内 移线方法 对无重土的解已被证明为精确解,但对 部任意一点的第 族滑移线方程如下: Ⅰ 于有重土的解答其精确性还有待证明;极限分析 [4] dy 法 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其理论严密,但对有重土 =tan( - ), η θ 极限承载力的解答仅能给出一定范围,且限于数值 {dx 1 (1) d -2tand = [dy-dxtan]。 σ σ φη γ φ 解答。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