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70年代生作家笔下的“城市”.pdfVIP

玻璃之城——70年代生作家笔下的“城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玻璃之城 李谫博 109 玻璃之城 — — 7O年代生作家笔下的“城市” 李谫博 彼德·凯里的《奥斯卡和露辛达》是一部 文学论纲》(上下)中说过:“……在脱离了意 关于l9世纪澳大利亚的小说,在小说的后 识形态的羁绊之后也失去了意识形态的光 半部,奥斯卡这个落魄的维多利亚牧师,承 晕,在获得商业文化的滋润的同时又尝到了 担了运送一座玻璃教堂穿越澳大利亚的任 商业文化的苦涩甚至铜臭,局部的,短暂的 务,这件物品脆薄易碎,结构极不协调,在到 文化真空,让作家产生了自由与失控的幻 达目的地时它终于打碎了,在广袤的大陆上 觉,而对多元话,多样化,多极化的呼唤也首 躺着一堆玻璃残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 先被多元、多样、多极的文化泡沫所掩盖。”④ 件事情是奥斯卡身处其中的大殖民使命野 根据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泡沫”的解释则 心勃勃的写照,反映了这一使命的人为性及 是:“它意味着一个体系的普遍过剩文化的 其带有侵略性的挥霍浪费。尽管在他到达时 生产过剩正以新的也是传统的方式,以它自 它被打碎了,这不通情理的教堂仍象征了对 身产生它的异己和它的否定成分。”峰 洁非 一 块新领地所做出的投资;我们还可以这样 在《2000年中国文坛便览》中指出:“‘美女 理解:这件事情似乎象征着现代性侵入的过 作家’对于现时代的文化情境是有对应、传 程,尽管其间可能有废墟可能有失败,但它 达和揭示关系的,现时代的写作,已大大超 仍然象征着现代性对一切新领地的占领。而 出了文学本身的指向。即在文学之外。它的 且无论如何,现代性所做的投资尽管是以碎 价值须是非文学的.具备充分的市场消费潜 片和废墟的形式出现,它都是指向未来的一 力的种种‘文化附加值’来体现。”⑧出生于 种建构,玻璃之城的迁徙和生成尽管也会因 70年代,生长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的 为藏污纳垢或者自断退路而变成碎片,但它 70年代作家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物欲中” 永远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标志,永远都值得纪 的一代人。当经济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 念,值得书写。 等消费时代的诸神逐个即位,噬咬分割了 七十年代作家,成名于《小说界》“七十 80年代人的经典权力时,消费主义的时代 年代以后”、《芙蓉》的“七十年代人”、《山花》 来临了,日益澎湃的商业浪潮促使了市民阶 “七十年代小说”。《作家》“七十年代出生女 层的崛起,成为当代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 作家专号”的炒作中。其中大概包括了戴来、 象,从历史的配角到历史的主角,与都市化 卫慧、棉棉、周洁茹、朱文颖、刘广雄、陈家 的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市民阶层的生存法 桥、吴晨峻、程青、汪墨白、金仁顺、丁天、李 则则是追逐实利重物质不重精神,远离超越 凡、金磊、魏微等人。王干曾经在《九十年代 性的价值和意义,金钱、物质、感官刺激与身 1 10… 毛i车 2008.3 体享乐成了大众追逐的对象。如果用著名导 不应该因变化而气馁,而必须学会控制变 演斯皮尔伯格早期的一个片名来概括那就 化。70年代人行走在城市中,不再对城市有 是《金钱、性谎言与录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