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陉县珠心算教育改革实验回顾与发展建议
我县珠心算教育改革实验
回顾与发展建议
井陉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建春
一、珠心算概念与特点
算盘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从中国古代筹算发展演变而来,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档位清楚,示数直观,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算存一体,珠动数出。它历史悠久,可塑性强,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在由直观具体事物的数量关系到抽象概念和运算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和表象作用。
珠心算是珠算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由学生经过长期珠算学习,将珠算模型内化入大脑中,运用脑中珠码映象完成计算的一种方法,它将传统珠算的各项功能发挥得更加深刻、高超和耀眼。
二、我县珠心算历程
1、初始阶段
1991年,石家庄市珠算协会确定北正小学为珠心算普及教学试点学校。在县教育局、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北正小学以“培训学生多种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办特色学校”之宗旨,在二年级开设珠心算课程,历时三年艰辛努力,取得可喜成果。全班80%以上学生掌握了珠心算技能,计算水平既快又准,并取得国家珠算等级四级以上证书。实验班教学成绩由中下游跃居中心第一名,平均成绩比对比班第二名高7.5分,其中数学平均高11.5分,产生了“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良好实验效应。
实验的成功,大大坚定了北正中心大力发展普及珠心算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为使更多的孩子从中受益,从1994年起,北正中心在全乡一、二年级全部开设珠心算课程。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北正中心确定了工作思路,制定了推广措施。多次组织学生在各地巡回表演,营造良好的普及氛围。抽调专人负责实验的督导,及时解决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不断调整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小学生珠心算竞赛等活动,激发老师与学生的学习热情。
辛勤出硕果。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北正中心先后有200余名学生取得国家珠算技术等级能手级、一、二级证书。96年参加石市比赛,囊括比赛前四名;98年在石市竞赛中取得第二、三名;实验班的学生多次为省市县领导作速算表演。98年5月,石家庄市珠心算教学观摩现场会在北正召开;99年5月,中央教科所陈朴、中国珠算协会高平等领导到北正指导工作;河南、山西、天津等省市教育局组织教师到北正观摩学习;《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协报》、中国《珠算报》《河北教育报》、河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北正珠心算开展做了专题报道。北正的珠心算课改实验如出墙红杏为社会所瞩目。
2、全县推广普及阶段
我县是石市开展珠心算教育时间较早,收效较大的县之一。1995年,教育局在对北正实验做了充分调研后,决定在全县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将这项实验列为教育局教改龙头实验之一,确定了“两年实验,总结经验;三年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步骤,采取“抓典型,树样板,典型引路”等有效措施,下活珠心算一颗子,走活素质教育一盘棋,要求17个学区按规模大小,每学区设1~3个实验班。
1997年4月,河北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将珠心算教育“纳入全省小学一、二年级活动课”。教育局借此东风,在全县掀起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高潮,在小学一、二年级和部分三、四年级开设珠心算活动课,对数学教材有关珠算内容做了统一调整;大力推行北正珠心算五步教学法,广泛培训珠心算师资队伍,累计培训骨干教师600余名;先后编写了《少儿珠心算教与学》《少儿珠心算教学参考》及相关的训练题库;定期组织珠心算优秀课、论文评比、珠心算教学研讨会、少儿珠心算大赛,并将其纳入期末考核。一系列举措大大激发了各地做好珠心算工作的热情,促进了珠心算教学的深化。至2000年,我县珠心算教学改革实验发展迅猛,进入鼎盛时期,在全县各小学和学前班基本得到了普及,318所学校、40000余名小学生参加了学习。实验成效显著,形势喜人,各地涌现出不少速算能手,如南障城、于家、南陉、吴家窑、微水、子弟等,初步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2002年8月27日,井陉县小学生及幼儿主演的《省会少儿珠心算表演赛》在河北电视一台播放;同年10月,由我率队代表河北省赴北京参加了首届中国珠心算大赛和“世界珠心算联合会”成立大会。也是在这一年,北正第一批实验班参加高考,20余名学生考入了大学,其中韩录昌同学以我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珠心算优良的启智功效得以验证。(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部分学生借此一技之长走向工作岗位,有的把它作为自己谋生的主要职业,令人倍感欣慰。)
2000年国家教委根据当时教育形势,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并于01年颁布新课程标准,删减了原教材中有关珠算的教学内容。部分学区、学校因对其功能认识不足,加之训练不得法,将珠心算普及与培养尖子选手混为一谈,急功近利,随意加大训练时间,在教师中逐步形成了厌教和畏难情绪,把珠心算作为了教学负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