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画书和儿童心理
图画书与儿童心理
【柯倩华】
儿童图画书以图画表达和诠释与儿童相关的事或概念。许多反映儿童心理和成长特质的图画书,不仅使小孩产生认同感,在阅读中体会并整理自己的内在感受;也帮助大人藉以了解小孩的特质和心理,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
图画书之所以能做为反映儿童心理的绝佳素材,与两者的特质有关。简单的说,小孩的感觉丰富、对图像的观察敏锐,但抽象思考及语词文字的使用较不 精确熟练。所以,小孩在表达情结时,使用图像(包括身体动作)常比文字有效。而心理感觉是内在的,看不见又摸不着。图画正好将它们具体呈现出来,成为小孩 可以指认、分辨及描述的对象。图画的元素如颜色、线条、布局等,常引起人的情绪感觉。例如:红色使人觉得兴奋或紧张,蓝色使人觉得平静。色彩的深浅,给人 或重或轻的感觉。曲线在画面上造成流动或不安,水平线显得稳定,垂直线则传递顶天立地的力感(线条的粗细又产生不同的效果)。画面布局的丰富或简单,使人 觉得拥挤或开阔。我们看到「梅子」两个字或是一颗有颜色形状的梅子,也会有不同的生理感觉。因此,在图画书里,角色的表情、动作、姿态,色彩的明暗深浅、 背景细节和空间处理等等,常具有象征意义或暗示性设计的企图,以达到反映或诠释儿童心理的诉求。
以下介绍一些杰出的儿童图画书,做更进一步的实例分析。
《生气的阿瑟》(AngryArthur,1982),是表现情绪最成功也最勇敢的例子之一,它让一个小男孩发二十二页的脾气。在画面上,我们 看到他的怒气变成乌云、闪电、台风、地球瘤、宇宙震,使所有宇宙星球裂成碎片,他却独自在太空中流离失所,茫然的想不起来自己为什么生气。此书获英国儿童 图画书新人「鹅妈妈奖」。它清楚的画出怒气的发展历程和阶段,协助小孩以不同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复杂混乱的情绪,又以不说教的方式教小孩明白怒气的杀伤力, 如此破坏和伤害身边的人事物。它也同情的理解小孩的负面情绪,其实常是困惑焦虑的求救讯号,需要旁人的尊重和引导。
《恶意汤》(MeanSoup,1992)则幽默的示范了大人引导的态度和智慧。小男孩经历了很糟糕的一天,怒气冲冲的回到家,踩院子里的花, 趴在地上不理会妈妈的招呼。妈妈开始盛水洒盐的煮汤,邀请小孩一起对着锅子尖叫、扮鬼脸、敲打。小孩喷出最后一口火气后,和妈妈一起笑起来。他问妈妈煮的 是什么汤,妈妈回答,《恶意汤》。母子俩一起搅啊搅,搅散一天的不如意。在图画里,妈妈在门后偷看小孩生气的动作,暗示她了解小孩需要渲泄负面情绪。小孩 和大人一样,气消了,才较容易接受规范道理。小孩好奇的偷看妈妈在做什么,暗示了大人身教的行动示范常比语言的训诫更能有效的引起小孩自发的意愿,也突显 出「时机」对于情绪处理的重要。
这本书塑造了一个了解「情绪」的大人,也反映出尊重儿童心理的理念。事实上,儿童图画书不只是故事书,它常反映出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和童年的观点,及对「人」的理念。这些观点和理念,就如其它的知识一样,随时代、社会环境演变而改变。
在美国儿童图画书中,被推崇为走在时代的前面,最具儿童心理特质的经典作品之一,是一九六三年出的《野兽国》(汉声中译本)。故事大意是一个小 孩在家中大撒野,被妈妈赶回房间并不准吃饭。他的房间逐渐变成丛林。他驯服野兽,成为野兽之王,带领野兽们大撒野。但最后,他放弃王位回到原来的房间, 「发现晚餐在桌上,而且还是热的呢。」此书获得美国童书凯迪克金牌奖,却因为角色的造型及「可怕的」内容引起大人的争议批评。但小孩们不但不怕它,反而非常喜爱它,使它至今仍是发行量超过百万本的世界畅销书。它打破了禁忌和疆界,诚实的把小孩的情绪和想象具体成形。作者桑达克(MauriceSendak) 表示,他碰触的是「内在」,而非外在事物。所谓「内在」,即是小孩为了对抗童年的黑暗面(恐惧、焦虑、挫折……等)而创造出的幻想(fantasy)。童 年的真相是:小孩是容易受伤的。他们总是挣扎着成为「野兽之王」,而他们的幻想是用来保护自己、驯服野兽的武器。这本书的图画布满象征寓意,以三幅跨页的 创新设计,经营出充满情绪的戏剧高潮。更特别的是,小孩的形像并非可爱娇弱,而是强悍自主又充满活力,肯定了小孩处理情绪的能力。
时至今日,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不断进步,证明了桑达克的正确,也出现了更多图画书更清楚的描述大人如何帮助小孩,用小孩自己的办 法去克服自己的恐惧,例如《洁西卡与大野狼》(远流中译版)。它把内在无形的情绪变成外在有形的具体实相,提示小孩思考自己的想法,并练习处理情绪的操作 程序。它所示范的亲子对话,非常值得关心这个课题的大人仔细研究。
当图画的象征符合小孩实际心理感受时,它不但吸引小孩注意,也帮助大人较正确的了解小孩。《彼得的口哨》(上谊中译版),以颜色、线条、布局, 精巧的表现一个小孩想学会吹口哨的心路历程:期待的兴奋、挫折后的自我防御机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