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探究会2010年年会综述.docVIP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探究会2010年年会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探究会2010年年会综述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探究会2010年年会综述中图分类号:D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1.01.19 2010年11月6日至7日,“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海南省海口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年会由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主办,海南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林中梁秘书长,海南省政法委副书记、海南省法学会施文常务副会长、海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韦勇教授和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崇敏教授到会致贺辞。 本次年会的主要议题有四:纪念《婚姻法》颁布60周年、家庭暴力防治问题研究、婚姻家庭中的人身权与财产权问题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此次年会收到交流论文共计68篇(含会议期间提交的2篇论文),交流论文的题目有“新中国婚姻法改革六十年评述:基于性别平等的观察与前瞻”、“中国反对家庭暴力立法进路之回顾与展望”、“论《婚姻法》的可撤销婚姻与《婚姻登记条例》的撤销婚姻登记”、“完善我国配偶权的立法思考”、“设立我国分居制度的社会基础及其制度构建”、“论亲子鉴定在亲子关系认定案件中的应用原则”等。此次年会的交流论文反映出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三个关注”,即关注民生、关注司法、关注婚姻家庭实际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现实问题研讨对策。此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年会的交流论文中,有的是针对去年年会的某些观点进行的回应,如“论我国设立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社会基础及其立法完善”等,反映了学者们对于婚姻法前沿理论问题研究的持续与深入。在年会期间,全体与会人员分为3个小组,分别围绕3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家庭暴力防治法专题、人身权保护专题和财产权保护专题。现根据本次年会3个小组讨论的汇报情况,将与会代表发言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家庭暴力防治 关于家庭暴力的防治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公安机关对家庭暴力防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反对家庭暴力的道路任重道远。 (一)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名称 关于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名称,大部分学者赞同采用“家庭暴力防治法”或“反家庭暴力法”。但有来自司法实务界的同志认为,“家庭和谐法”比“家庭暴力防治法”或“反家庭暴力法”更合适,其理由在于:“家庭和谐法”是从正面和积极的角度明确“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目的,在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当下语境中,更能起到对婚姻观、家庭观的引领和矫正作用。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理念 关于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理念,多数学者赞同四个基本理念的提法,即“家庭暴力零忍耐”、“受害人本位”、“国家责任”及“人权观念和社会性别视角”的理念。有学者指出“家庭暴力的零忍耐”在实务中可能会存在不好操作的问题。经过深入的讨论,学者们最终一致认为,操作和立法是法律保护受害人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即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家庭暴力的“零忍耐”是在立法中必须坚持的理念,是作为法律人理应坚持的法律信仰。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在实践中,不仅普通民众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的认识,审理案件的法官、进行实务操作的律师甚至部分法学研究人员,也对该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如何使社会性别视角进入国家立法和更为广阔的领域,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 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功利主义是家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通过原生家庭“习得”及通过社会和家庭文化的代际传递“习得”而形成的“目睹儿童”(即亲眼看到家庭暴力案件的儿童)问题,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在家庭暴力防治立法中真正贯彻社会性别平等、正义、公正的理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家庭暴力主体范围的界定 关于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大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具有恋爱和同居等特定关系以及曾经有过配偶关系等亲密关系的当事人来说,应当准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相关条款。在司法实践中,有相当数量的案件是亲密关系之间的家庭暴力案件,如果不能准用,对这部分人的权益将不能很好地予以保障。另有部分学者认为,具有亲密关系的主体如果准用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相关条款,可能会对传统婚姻法及民法的上“近亲属”概念造成冲击。因此,如何作好协调工作,是在立法中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五)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调整对象 关于家庭暴力防治立法的调整对象,有学者认为,家庭暴力防治法的调整范围宜窄,应当仅限于身体暴力。其原因在于,其他的家庭暴力形式如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无法在实务中卓有成效地举证,因此,即便规定在家庭暴力防治法中,也会变成一个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